最新物理性皮肤病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物理性皮肤病教学讲义ppt.ppt

ID:62149925

大小:474.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1-04-19

最新物理性皮肤病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物理性皮肤病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物理性皮肤病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物理性皮肤病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物理性皮肤病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物理性皮肤病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性皮肤病日光性皮肤病日光依据波长可分为不同的光谱:短波紫外线(180nm~280nm)中波紫外线(280nm~320nm)长波紫外线(320nm~400nm)可见光(400nm~760nm红外线(760nm~1800nm)日光性皮肤病中波紫外线只能达到表皮的基底层,过强的照射会引起表皮细胞变性坏死。黑素细胞受紫外线照射后能产生过多的黑素。长波紫外线可深达真皮,引起胶原纤维嗜酸性变性,造成光老化。红外线在皮肤上主要产生热效应。日光照射于人体可引起皮肤的急性或慢性炎性变化甚至激发皮肤的癌前期病变及诱发皮肤癌。

2、日光引起的皮肤病可分为:(1)日晒伤;(2)光毒反应;(3)光变态反应等防治经常参加户外锻炼,提高皮肤对日光的耐受性。对日光耐受性低的人,应避免日光暴晒,外出采取各种遮阳措施,外搽遮光剂。全身口服抗组胺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治疗: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冰牛奶、生理盐水冷湿敷。严重时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有明显减轻红肿热痛作用。多形日光疹(polymorphouslighteruption)光照后诱发的光产物致敏T细胞介导迟发性光变态反应。致病光谱主要是中波。女性多见,皮损好发于面部、颈部、胸前V形区、前臂伸侧等暴

3、光部位。夏季日晒后,曝晒部位皮肤瘙痒,后出现红斑、丘疱疹、风团、糜烂、结痂、水疱、苔藓样变等多形性皮疹。阴天可减轻或好转。常以某一类型皮疹为主,如红斑型、痒疹型、湿疹型等。皮疹常反复发作。多形日光疹诊断好发青年女性,春夏发病,反复发作。暴露部位发生多形性皮疹,与日晒有关,常以某一类型为主。治疗原则:注意防护,避免日晒。全身:口服抗组织胺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素类。局部治疗:遮光、止痒及消炎。遮光剂如5%二氧化钛软膏。皮质类固醇激素止痒消炎,如皮康霜、艾洛松等。痱子(miliaria)又称粟粒疹,高温潮湿引起

4、的丘疹、水疱性皮肤病。炎热潮湿,汗液分泌增加,但不易蒸发,致使表皮汗管口角质浸渍肿胀,引起汗孔堵塞,滞留的汗液在内压升高在棘层汗管发生扩张及破裂,继而汗液外溢,刺激周围组织发生丘疹、水疱等炎症。同时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增多,产生毒素加重炎症。临床表现白痱:晶形粟粒疹,汗液在角质层内或下。好发于颈、躯干部,常见于高热、体质虚弱、长期卧床、大量出汗的患者。皮损为针尖大小透明水疱,壁薄易破,无红晕,成批出现。无自觉症状。临床表现红痱:红色粟粒疹,汗液在表皮下。好发于颈胸背、腰围、肘窝、腋窝、乳房下及婴幼儿头面及臀部。

5、皮损为针帽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绕红晕,常成批对称出现,少数可继发毛囊炎、疖肿等。伴有轻度烧灼感及刺痒,临床表现脓痱:又称脓疱性粟粒疹。多由红痱发展而来。好发四肢屈侧和阴部等皱襞部位,小儿头颈部也常见。为针头大小脓疱或脓性丘疱疹。除刺痒外可伴微热或发烧。细菌培养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临床表现深在性痱子:深部粟粒疹。本病多见于严重且反复发生红色粟粒疹的患者。皮疹好发于躯干、颈部,而面部、掌跖无皮疹。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非炎症性肤色的深在性水疱。刺破水疱有透明液体流出。可伴有全身衰竭症状。治疗保持清洁干燥,增

6、加温水洗浴次数。外用清凉、收敛、止痒药物,如痱子粉、炉甘石洗剂等。脓痱可应用抗生素。深部痱子可切开引流。冻疮(chilblain)寒冷引起局限性皮肤炎症。冬季发病,气候转暖自愈,转年易复发。好发于肢端,尤其多见于手指、足趾及耳廓。皮损为局限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斑块或结节,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表面紧张而光亮。压之可褪色,严重者水疱、糜烂、溃疡,愈合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疤痕。自觉瘙痒明显,受热后加剧。冻疮防治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暖。全身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等。皮损未破:10%樟脑软膏、冻疮膏或蜂蜜猪油软

7、膏(含70%蜂蜜和30%猪油)。已破溃者:1%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等。物理疗法:紫外线照射,氦氖激光,音频电疗。虚劳一、定义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二、病名源流《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难经·十四难》“五损”。《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虚劳”病名。《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五劳”:心劳、肝劳、肺劳、脾劳、肾劳;“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

8、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六极”: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不居集》系统地汇集整理了虚劳。三、范围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与功能衰退性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均属中医虚劳病范畴。四、病因病机虚劳-虚损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心肺脾肾肝气血阴阳《理虚元鉴·虚证有六因》先天:禀赋薄弱后天:烦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