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47303
大小:2.56 MB
页数:74页
时间:2021-04-19
《最新浙大生物化学课件肝的生物化学(内部)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大生物化学课件肝的生物化学(内部)第一节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1.肝的糖代谢不仅为自身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还为其他器官的能量需要提供葡萄糖。2.肝通过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的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3.饱食状态下,肝很少将所摄取的葡萄糖氧化为CO2和水,大量的葡萄糖被合成为糖原贮存起来。4.糖异生是饥饿状态下肝供应血糖的主要途径。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肝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与运输过程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1.肝一方面调节脂肪氧化与酯化的关系,另一方面调节乙酰C
2、oA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与合成酮体的关系。2.肝还是降解LDL的主要器官,在胆固醇代谢中起重要作用。3.胆汁酸为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所必需。第二节肝的生物转化作用一、生物转化的概念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三、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一、生物转化的概念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称为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的非营养物质内源性:激素、神经递质、其他胺类等氨、胆红素等外源性:食品添加剂、色素、药物等蛋白腐败产物肝是机体内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灭活作用、解毒作用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生物转
3、化过程包含的化学反应: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一)氧化反应是最多见的生物转化反应微粒体依赖p450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肝解毒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酶系统线粒体单胺氧化酶系胺醛醇脱氢酶(ADH)与醛脱氢酶(ALDH)系乙醇乙醛(二)还原反应硝基还原酶类和偶氮还原酶类硝基化合物胺类偶氮化合物胺类NADPHNADPH(三)水解反应水解酶类水解脂类、酰胺类、糖苷类化合物(四)结合反应属第二相反应1.葡糖醛酸结合反应2.硫酸结合反应3.酰基化反应4.谷胱甘肽结合反应5.甘氨酸结合反应
4、6.甲基化反应三、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年龄、性别、疾病、诱导物、抑制物等新生儿酶体系不完善,耐受性较差老年人肝细胞减少,酶不易被诱导耐受性下降肝病病人肝生物转化功能下降长期诱导酶活性持续增强,出现耐药性竞争性抑制药物之间对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影响其生物转化第三节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一、胆汁二、胆汁酸的代谢一、胆汁肝胆汁金黄色或桔黄色胆囊胆汁暗褐或棕绿色有机成分胆汁酸盐脂肪酶、磷脂酶、淀粉酶、磷酸酶等消化作用、排泄作用二、胆汁酸的代谢(一)胆汁酸的分类1.按结构分为两类:游离胆汁酸:胆酸、脱氧胆酸鹅
5、脱氧胆酸、石胆酸结合胆汁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2.按胆汁酸来源分为两类:初级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石胆酸及其结合产物(二)胆汁酸代谢1.初级胆汁酸的生成部位:肝细胞的胞液和微粒体中原料:胆固醇限速酶:胆固醇7a-羟化酶过程:2.次级胆汁酸的生成与肠肝循环部位:小肠下段和大肠过程:肠菌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水解脱羟胆汁酸肠肝循环1.概念: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
6、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2.生理意义:将有限的胆汁酸反复利用以满足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要(三)胆汁酸的功能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立体构型-----亲水与疏水两个侧面2.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胆汁中胆汁酸、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正常比值大于等于10:1第四节胆色素的代谢和黄疸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二、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三、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和胆色素的肠肝循环四、血清胆红素与黄疸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胆红素
7、来源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生成过程胆红素的性质亲脂疏水,对大脑具有毒性作用胆红素的生成血红蛋白胆红素的转运二、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摄取胆红素可以自由双向通透肝血窦肝细胞膜表面进入肝细胞转运在胞浆与配体蛋白结合内质网转化葡糖醛酸胆红素的生成排泄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毛细胆管排泄入胆汁中,在随胆汁排入肠道ggggg三、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和胆色素的肠肝循环胆素原与胆素的生成反应胆素原肠肝循环的过程四、血清胆红素
8、与黄疸胆红素分为两种,区别如下黄疸概念:高胆红素血症黄疸隐性黄疸种类(按血清胆红素的来源):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各种黄疸时血、尿、粪的改变脑外伤常见并发症---康复临床处理脑外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指头颅部、特别是脑受到外来暴力打击所造成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障碍、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患病率:783.3/10万人口。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约为2:1。死亡率:老年人高于青壮年,男性3~4倍于女性。可以发生在各年龄组,但青少年、老年人居多。常见原因: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