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的心理认知特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人的心理认知特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098727

大小:1.43 MB

页数:94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人的心理认知特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人的心理认知特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人的心理认知特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人的心理认知特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人的心理认知特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人的心理认知特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的心理认知特征篇章总汇总论第1章人机工程学概论应用篇第5章人机系统第6章工作研究(肌肉骨骼失调及预防)第7章作业空间设计第8章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基础篇第2章人体生理特征第3章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扩展篇第9章人因安全第10章可用性第11章脑力负荷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4.1认知心理学概述4.2信息加工模型4.3记忆和学习4.4思维、推理与决策4.5注意和持续警觉4.6群体认知心理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任务-绩效度量法通过度量人在执行各种认知任务时的绩效来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特点。主要研究

2、参数包括:人在执行任务的反应时、正确率以及在一些特定任务中的绩效度量。任务-绩效度量法的优点发展历史悠久,方法成熟完备。指标测量简便,数据精确,易于处理,结果清晰。客观指标,可以避免一些主观或者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对结果的争议;同时它们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人的认知能力。很多比较复杂的认知任务,可以对其进行分解和简化,最终转化为可用反应时与正确率来度量的指标体系。问卷法使用方便,对仪器、度量条件、场所等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大量发放以进行调查。对被试无特殊要求、无伤害等。问卷的设计要考虑信度、效度、被试的接受程度等

3、诸多因素,对研究者的经验和能力要求很高。问卷发放、回收的有效性易受干扰。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心理-生理指标法采用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反映心理认知的过程和努力。近30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新型精密仪器的引入,心理-生理指标法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常用的生理指标包括:心率及心率变异性、血压、眨眼率、瞳孔大小。脑事件相关电位、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断层显像技术是近年兴起的新技术,可以更为深入地用于研究人在各种认知过程中的脑机制。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心理-生理

4、指标法研究的结论心率会随着人的认知过程而变化,但是其敏感度不是很高。心率变异性对认知过程较为敏感。血压变化对认知过程不敏感。人在执行较高强度的认知任务时,眨眼频率会明显降低。瞳孔会随着人的兴趣和认知难度的增加而变大。脑事件相关电位对脑力认知任务很敏感。从脑成像技术获得的结果来看,人的不同大脑皮层脑区域对应不同的认知任务,可认为是不同的任务模块。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投射法及其特点投射法(ProjectiveTechnique)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结合人格来研究人的某些特定认知活动。其特点是

5、以间接的方式揭示人们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如:欲望、隐性的心理倾向和思维过程等。有一些心理活动是被试自己都无法意识到的,而分析者则可能通过投射技术分析出来。投射法的主要缺陷是效度很低,在统计学上难以找到强大的支持;不同心理专家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也缺乏客观性和信度。投射法主要包括:罗夏墨迹测验填句测验自由联想测验画人测验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4.2信息加工模型信息加工模型概述人的信息输入人的信息处理人的信息输出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信息加工模型概述信息及其度量信息分类信息加工模型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

6、信息及其计量信息:客观世界的所有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一切传递与交换的知识内容。信息论中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信息定量化的意义:为比较操作者不同任务工作绩效提供有效方法。只要事件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便包含一定信息量。信息量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当时情况下可能发生事件的数目,假如某一事件在发生之前是可完全可以预料的话,则几乎不含任何信息量;假如同样的刺激在每次实验中均出现,传递的信息量为零。若两个事件出现的概率相同,其中一个事件发生时传递的信息量可用以2为底的对数表示,单位是比特。两个事件比特四个事件比

7、特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信息可以严格定量,bit(位)为最小单位,byte(字节)为基本单位。1bit信息量的定义是:在两个均等的可能事件中需要区别的信息量。信息论对句子、刺激、事件所传递的信息数量进行了量化。这种量化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1、可能发生的事件数目,用N表示;2、这些事件的概率;3、事件的顺序限制或事件发生时的背景。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1、事件数目传送信息的事件发生之前,人们对于事情某些方面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知识。事件发生后,这种不确定性通常会变小。减少的不确定性的数量是那些为减少不确定

8、性而提出的正误问题数目的最小平均数。通常,当事件可能性相等时,以比特为单位的事件传递的信息量Hs可用以下公式表示:注:信息论的基点是最佳绩效,即要求提的问题最少,在最短事件内解决问题。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2、概率稀有事件传递的信息量相对较多。事件i所传递信息量:为事件i发生的概率。随着时间出现的一系列不同概率的事件的平均信息量的度量第4章人的心理认知特征若n=2,两种信息用二进制编码“0”、“1”表示,若出现“0”的概率是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