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9300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6
《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临床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临床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50例患者有25例患者经治疗痊愈,有16例患者经治疗显效,有8例患者经治疗有效,经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结论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中药;颈源性高血压;临床疗效颈源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脊髓阶段颈椎由于承受的负荷过大形成的劳损,甚至发生退化,使临近组织受
2、到影响,因自主神经和血管受累而导致血压升高,引起一系列高血压病的症状出现[1]。对颈源性高血压治疗,常规的降压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本研究中采用中药方剂对5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为56.5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4患者有颈椎曲度变直、反曲、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左右不对称等临床表现。1.2诊断标准[2]
3、诊断标准:①临床有头痛、头晕、心悸,视力模糊,后颈枕部麻胀,上肢内侧至无名指、小指麻木等表现。②X线片、CT、MRI等检查与颈椎病诊断标准相符合。③血压的变化与颈部症状有关,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④患者有面色潮红,出汗多,心率快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1.3治疗方法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给予患者中药方剂时要遵循辨症施治的原则。对于肝肾亏虚的患者,应采用天麻钩藤饮随症加减,来达到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的目的;对于痰浊中阻、清阳不升的患者,应该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补泻兼施;对于筋脉痹阻、气血淤
4、滞者,应采用桃仁四物汤化裁以主之,实现肝经调血的效果。1.4疗效判断治愈:颈椎病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颈椎病症状明显改善,血压正常,偶尔复发。有效:颈椎病症状有所缓解,血压降至临界水平,容易复发。无效:颈椎病症状和血压没有改善,甚至加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2结果治疗结果显示,50例患者有25例患者经治疗痊愈,4有16例患者经治疗显效,有8例患者经治疗有效,经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3讨论颈源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颈椎小关节错位或增生的
5、赘骨直接压迫使椎动脉受到刺激,颈神经根或颈椎椎骨狭窄,使椎动脉受到压迫,造成椎动脉狭窄,引起椎-根底动脉供血出现不足,从而使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增高,导致患者血压升高。颈源性高血压在临床诊断中,往往出现误诊,将其当作普通高血压进行治疗,不但使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剧[3]。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颈源性高血压属于“痹症”、“眩晕”等范畴,主要是由于劳损外伤,引起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搏结于颈项筋骨关节,再加上气血不足,复感外邪,从而使颈项部经脉痹阻、气血疲滞,进而导致颈源性高血压的发生。然而颈项为诸
6、阳经之通路,颈项部经脉痹阻使气血不能上荣于头面清窍。肝肾亏虚,痰湿内阻,筋脉失养是颈源性高血压的病机关键。对于颈源性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在于舒筋活血,平肝潜阳,滋补肝肾。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采取辨症施治的方式。天麻钩藤饮由天麻、钩藤、石决明、桅子、黄琴、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和获神组成,该方适用于肝阳上亢之高血压,4同时对改善患者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脑血流量具有重要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具有燥湿化痰、平肝熄火的功效;桃仁四物汤由归尾、川芍、赤芍、丹皮、香附、元胡、红花、桃仁
7、和生地组成,对筋脉痹阻、气血淤滞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4]。本研究50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其中25例患者经治疗痊愈,有16例患者经治疗显效,有8例患者经治疗有效,经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表明中药在治疗颈源性高血压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总之,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采取辨症施药的给药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宫晓燕,王健,杨海森,等.中医学实践指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146-147.[2]杨宗胜,白海冰.整脊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15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
8、011,27(6):400-401.[3]吕建军,王中林.推拿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光明中医,2010,25(3):542-543.[4]杭柏亚,李裕顺.45°斜搬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106例临床分析.中国中医骨伤科,2011,6(2):148-14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