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86646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6
《初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一:散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一:散文★文类解说散文是个“文类”概念而非“文体”概念,也就是说它是个大家族,其中包含着面目与性格各异的“文体”成员。对于散文的定义,学界迄无定论。有广义的、中观的、狭义的。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散文”,取一个中观概念:属于文学作品范畴,是那些具有文学色彩的,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而不限于狭义的抒情散文。散文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风格多样,重在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包括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哲理类的散文。短评、小品、随笔、特写、游记、书信、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既然属于
2、文学作品,那么散文研读,可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本体知识调查显示,在当代中国几乎所有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无论是不是语文教师),若问散文的特征是什么,张口即答“形散神不散”,可见这句话影响之深。实际上,这句话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再用它来概括散文的本质特征。为什么“形散神不散”不能视为散文的本质特征?不可否认,这个观念有时代(60年代)的烙印,是对杨朔散文为代表的一批散文特点的概括。比如《荔枝蜜》,无论怎样迂回铺垫、欲扬先抑(“形散”),最后都归结到“歌颂劳动人民”的中心上(“神不散”)。显然,“形散神不散”适用于那些千回百转而
3、“卒章显志”的散文。从古今中外大量的作品实际看,“形散”者,未必散,如《背影》,集中回忆一件往事,并不散。“神不散”,又作何解释?许多优秀的散文信笔抒写,未必有统一的中心。如《藤野先生》,并不是所有文字都为表现藤野先生服务,放在《朝花夕拾》的文集里来看,《藤野先生》集中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而这段生活及其回忆里,并不是只有藤野先生,还有留日时期的各种经历、见闻和感受。文中既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也充溢着一个弱国子民的耻辱感,而这正是促使鲁迅弃医从文之人生转折的关键。文章劈头一句“东京也无非这样”的“也”字,已然流露了深深的失望情绪。所以,教读《藤野先
4、生》,如果按照“形散神不散”的路数来分析,一切材料(“形”)都聚焦到“怀念藤野先生”的中心(“神”),不仅牵强,而且容易忽略作者更为复杂深刻的内心感受。众所周知,越是优秀的作品,越有咀嚼不尽的内涵与细腻驳杂的感受。比如《散步》,把“中心”归纳为“亲情”、“和谐”、“孝道”、“责任”、“生命”,都有一定道理。这哪是一个“神”字聚得?现代阅读观强调:积极的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应有更多的开放性与个人体验。“形散神不散”的分析框架却往往既简化了作者也愚化了学生,把作品丰富的意蕴简化、窄化、抽象化、概念化为“一言以蔽之”的“中心思想”,实属可悲!已有无数论者撰文指出,
5、“形散神不散”充其量只能概括部分散文的特点,如果要套用这个说法,还有很多散文“形不散神散”“形神都不散”“形神俱散”。看来,如果“形散神不散”的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对部分散文具有解释力,它也只是从选材、布局、结构的角度揭示了部分散文的形式特征。但形式特征本身就不足以代表一种文体的本质,正如我们不能用“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概括诗歌的本质一样。揭示一种文体的本质特征,应该从更为内在的肌理出发。五四时代的“美文说”(周作人)、“性灵说”(林语堂),新时期的“真情实感说”(林非)、“文化说”(楼肇明)、“内向性说”(刘锡庆)和“诗性本体说”(陈剑晖)等有影响的散文本质特征论,
6、无不是从内在肌理出发的。▲散文的本质特征——贵在有“我”。读散文,要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发现。1.为什么“贵在有我”可以视为散文的本质特征?从现代散文诞生的那一天起,无数论者就已在反复强调散文有‘我’的本质特点。如: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郁达夫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刘锡庆小说重在客观再现,作者的主观感情是隐藏在故事和叙述背后的;诗歌,要么主张无我,要么自我的感情经过了过滤、夸张与变形,而且诗人的情感也可能是概括化的。
7、而散文中谈论的所思、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赖其独特境遇所发生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必须向读者坦诚真实的自我,所以散文最难作假。换言之,《背影》中的背影,是朱自清眼中的背影,是朱自清心灵中独有的镜像,是其他人从未见,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曾见过的背影;《幽径悲剧》中对古藤喜爱、对古藤萝被毁的愤慨,也只是季羡林极具个人化的情感和思绪。可见,散文中的言说对象,是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它唯有作者的眼所能见、耳所能闻、心所能感,而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引发的所思,都落根在“我”在“这一篇”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散文不祈求成为公认,阅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