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问题探究

ID:6206566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6

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问题探究_第1页
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问题探究_第2页
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问题探究_第3页
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问题探究_第4页
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问题探究  摘要:人口流动特别是多重流动造成的不稳定境况,与儿童应持续稳定地接受教育和教育资源的计划分配相矛盾,并对流动儿童的学习和流入地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效果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保护涉及平等入学权、在校期间平等获得帮助权和平等升学权的实现问题,相关制度建构应遵循当代主流教育公平理论,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近入学原则落实、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有所建树。关键词:多重流动;儿童受教育权;法律保护中图分类号:D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

2、13)11—0056—039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是指0—18岁的未成年人。按照我国的学制,高中毕业生基本上处于18岁半到19岁的年龄段,因此,高中及其以下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可以称为儿童。本文中的儿童,主要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也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流动儿童,是指跟随家长移动迁徙、没有居住地户口的儿童,包括但不限于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儿童(即农民工子女群体中的大多数)。“流动儿童”是一个习惯称谓,近年来有一些官方文件将其称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下文简称随迁子女)。本文中,二者系同

3、一含义。人口多重流动所造成的不稳定状况,对随迁子女的学习及其流入地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都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相关问题如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缺失、辍学比例升高、犯罪的可能性增加等急需研究解决。本文拟从随迁子女学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关系适应等方面,提出城市化背景下实现教育公平的思路和措施。一、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内涵及其实现问题9从受教育过程的角度划分,儿童受教育权包括入学权、在校期间获得帮助权和升学权。入学权是指适龄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主要指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在“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原则下在居住地就近入学的权利。这里,

4、就近入学即就读于离家最近的学校。在校期间获得帮助权,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在与学习有关的各种事情方面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的权利。升学权是指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进入高一等级教育阶段学习的权利。对于随迁子女来说,其受教育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平等权的实现问题,即与有城市户口的儿童一样,享有平等入学权、在校期间平等获得帮助权和平等升学权的问题。平等入学权,是指在同一学区内居住的儿童在入学时被同样对待的权利。随迁子女群体在遭遇过被拒绝入学、被收取高额入学赞助费等不堪之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近入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近

5、年来随迁子女数量逐年增加,但由于资金问题、规划问题、决策者对随迁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问题,随迁子女集中居住地周边学校的学位一般比较紧张。在教育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情况下,随迁子女的就近入学利益往往被牺牲。在校期间平等获得帮助权,是指实践中,随迁子女经常遭遇被单独编班、教学资源配置歧视、教师与同学的精神排斥、被责令退学或强迫留级等不被接纳、难以融入正常教学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平等升学权,主要是指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学生同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的学生在升学过程中被同等对待的权利。由于教育资源短缺、学位紧

6、张,随迁子女在小升初过程中往往被区别对待。其在初中升高中的过程中,也经常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的享用问题。在高中主要依据考试分数进行竞争性录取的情况下,随迁子女中的大部分无缘享用优质教育资源,一些人因此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在高中毕业考大学时,现行教育制度要求学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报考,这给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由此甚至引发了多起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稳定。二、现行教育制度的缺陷9流动儿童相对来说是个新生事物,而过去的法律、法规产生于限制迁徙的宏观制度架构和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造成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在实现过程中遭遇到种种不合

7、理限制。我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应受财产状况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但是,这一原则性规定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近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补偿和特殊关照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但仍然难以促成随迁子女受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之局面的基本改观。现行教育制度面对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需求,显现出来的缺陷主要有:1.对随迁子女就近入学没有强制性的责任规定。随迁子女入学有《义务教育法》的强制性保护,目前已经基本不成问题。但是,对于落实“就近入学”的小学生入学原则,由于没有统一、具体的“就近”标准,在学位不足的情

8、况下,随迁子女往往被作为最后考虑的群体。现实中小学属地管理,其资源往往优先满足本地学生需求。当前,教育资源配置对于学龄人口峰谷变化的调节、适应能力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教育制度没有规定相关决策者承担决策风险的责任,导致其缺乏解决问题的动力。92.在教育资源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问题探究  摘要:人口流动特别是多重流动造成的不稳定境况,与儿童应持续稳定地接受教育和教育资源的计划分配相矛盾,并对流动儿童的学习和流入地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效果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保护涉及平等入学权、在校期间平等获得帮助权和平等升学权的实现问题,相关制度建构应遵循当代主流教育公平理论,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近入学原则落实、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有所建树。关键词:多重流动;儿童受教育权;法律保护中图分类号:D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

2、13)11—0056—039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是指0—18岁的未成年人。按照我国的学制,高中毕业生基本上处于18岁半到19岁的年龄段,因此,高中及其以下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可以称为儿童。本文中的儿童,主要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也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流动儿童,是指跟随家长移动迁徙、没有居住地户口的儿童,包括但不限于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儿童(即农民工子女群体中的大多数)。“流动儿童”是一个习惯称谓,近年来有一些官方文件将其称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下文简称随迁子女)。本文中,二者系同

3、一含义。人口多重流动所造成的不稳定状况,对随迁子女的学习及其流入地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都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相关问题如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缺失、辍学比例升高、犯罪的可能性增加等急需研究解决。本文拟从随迁子女学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关系适应等方面,提出城市化背景下实现教育公平的思路和措施。一、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内涵及其实现问题9从受教育过程的角度划分,儿童受教育权包括入学权、在校期间获得帮助权和升学权。入学权是指适龄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主要指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在“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原则下在居住地就近入学的权利。这里,

4、就近入学即就读于离家最近的学校。在校期间获得帮助权,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在与学习有关的各种事情方面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的权利。升学权是指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进入高一等级教育阶段学习的权利。对于随迁子女来说,其受教育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平等权的实现问题,即与有城市户口的儿童一样,享有平等入学权、在校期间平等获得帮助权和平等升学权的问题。平等入学权,是指在同一学区内居住的儿童在入学时被同样对待的权利。随迁子女群体在遭遇过被拒绝入学、被收取高额入学赞助费等不堪之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近入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近

5、年来随迁子女数量逐年增加,但由于资金问题、规划问题、决策者对随迁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问题,随迁子女集中居住地周边学校的学位一般比较紧张。在教育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情况下,随迁子女的就近入学利益往往被牺牲。在校期间平等获得帮助权,是指实践中,随迁子女经常遭遇被单独编班、教学资源配置歧视、教师与同学的精神排斥、被责令退学或强迫留级等不被接纳、难以融入正常教学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平等升学权,主要是指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学生同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的学生在升学过程中被同等对待的权利。由于教育资源短缺、学位紧

6、张,随迁子女在小升初过程中往往被区别对待。其在初中升高中的过程中,也经常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的享用问题。在高中主要依据考试分数进行竞争性录取的情况下,随迁子女中的大部分无缘享用优质教育资源,一些人因此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在高中毕业考大学时,现行教育制度要求学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报考,这给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由此甚至引发了多起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稳定。二、现行教育制度的缺陷9流动儿童相对来说是个新生事物,而过去的法律、法规产生于限制迁徙的宏观制度架构和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造成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在实现过程中遭遇到种种不合

7、理限制。我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应受财产状况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但是,这一原则性规定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近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补偿和特殊关照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但仍然难以促成随迁子女受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之局面的基本改观。现行教育制度面对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需求,显现出来的缺陷主要有:1.对随迁子女就近入学没有强制性的责任规定。随迁子女入学有《义务教育法》的强制性保护,目前已经基本不成问题。但是,对于落实“就近入学”的小学生入学原则,由于没有统一、具体的“就近”标准,在学位不足的情

8、况下,随迁子女往往被作为最后考虑的群体。现实中小学属地管理,其资源往往优先满足本地学生需求。当前,教育资源配置对于学龄人口峰谷变化的调节、适应能力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教育制度没有规定相关决策者承担决策风险的责任,导致其缺乏解决问题的动力。92.在教育资源优化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