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53224
大小:88.7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16
《中国好字画鉴赏荀子积学图.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好字画鉴赏荀子积学图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此画的背景为松柏,古代文人墨客善用植物来形容人的品格,而现代的艺术家也不例外,画家用清晰有力的笔锋蘸取适中的笔墨,运用娴熟的技巧点墨成金,以松柏博湛清高的品格来辅助衬托画中主人公的品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整幅画的气质和味道勾勒的淋漓尽致。荀子善“帝王之术”,他有着“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关,其理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
2、。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 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可见荀子在千年前早已家喻户晓,影响颇深,深得帝王将相、学者的尊敬。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其《劝学》在当今社会中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此幅《荀子积学图》是现代国画家刘其东众多人物历史画题材中,其中一幅佳作。画家刘其东先生以人物画为专长,受教于著名画家姚有多等名家门下
3、,可谓是学养底蕴深厚,视野宽广。因此,他的人物画笔墨洒脱、率意,收放有度,形神兼备,这既是他努力为之的目标也是他所选定的艺术道路。运用中国水墨的书写方式——点、线结合,墨、色结合,在干、湿、浓、淡的墨色和笔意的变化中,体现出特有的水墨韵致;在用笔中,亦可看出画家对陈老莲、任伯年等传统的继承关系,他的作品因而既洒脱、酣畅,又高古、优雅。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书卷气很浓,文人气息十足。画中,主人公荀子在松树下铺草毡,撩衣席地而坐,两边堆放着几卷竹简,然而手中持一卷竹简,由此可见荀子爱学好读的品格,和博学善思的境界。众所周知,荀子是古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家之一,由此可见他常游走于宫廷
4、及达官显贵之间,而画中荀子身着白衣便服,没有华丽的边修,也没有高档的装饰,足以证明荀子那份不拘小节的性子,和不与仕途同流合污的意志力及自我坚定的决心。画家的无意用笔,不仅给赏画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以画思文修身的引导性价值,此乃点睛之笔,更是此画收藏价值与日后升值的重要笔墨之一。画中,画荀子头发花白,白胡大把,可从中获取到画家画的荀子年已花甲。虽年过花甲,荀子依然手执书简,气韵尤佳,他捋着胡子,看向远方,目光悠远宁静,似在看了一段书后在思索着什么。荀子好读善思,年虽花甲依然好读善思,给赏花人以提高自我修养的提示性作用,加之松柏的辅助衬托,使之整幅画浑然天成,无可挑剔。画家采
5、用淡墨色,然用线钩勒出整个画面的轮廓,以长线、短线结合,并以传统描法中引伸出具有个性的笔法,波折有序,笔墨齐下,一气呵成,上下呼应;特别是在荀子的人物轮廓线的运用,是极具功力的,譬如背部的一根长线,从头部到脚下,其间一波三折、顿挫变化,丰富多祥,却又统一完整;而线与墨的配合,则呈天衣无缝状态,以结构运用墨色,与线紧密呼应,在看似不经意之间,干、湿、浓、淡之中,体现着画家对墨法、水法,乃至笔法的娴熟运用,使这幅《荀子积学图》呈现了一片浑然境界,传达出特定神韵,将《荀子积学图》的一举一动的动作神态、哲学精神和儒家气质,显得淋漓尽致。仿佛欣赏的不是一幅画,而是自身就在荀子身边观望
6、他学习,沉思等。此幅《荀子积学图》不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外,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画中书,书中画”,由此可鉴,“荀子积学”图不仅代表了赏画人的修养,更是对人的一种品味的提高,还能使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无论是挂于家中书房,还是客厅或办公室,都是最佳之选,其收藏与升值会有着意想不到的空间和影响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