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字画鉴赏马远《踏歌图》.docx

中国好字画鉴赏马远《踏歌图》.docx

ID:62153317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19

中国好字画鉴赏马远《踏歌图》.docx_第1页
中国好字画鉴赏马远《踏歌图》.docx_第2页
中国好字画鉴赏马远《踏歌图》.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好字画鉴赏马远《踏歌图》.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好字画鉴赏马远《踏歌图》中国绘画积墨法,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墨色的多层堆积,层层渲染而显得厚重。用积墨法要求笔要短而软,墨色要淡而干,纸要用半熟的宣纸。积墨手法可以先淡后浓,也可以先浓后淡,每一遍用笔变化不宜太多,干湿浓淡的效果也是要用多遍的积累才能达到的。淡墨色来要求用笔范围越来越大,覆盖面也越来越大,而浓淡墨色来要求笔触范围越来越小,这样才会着色越深。著名的画家马远就是结合积墨法来绘画《踏歌图》,马远(约1140-约1225年后),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

2、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踏歌是在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娱乐形式,常见于庆祝丰收等欢庆场面。此图所绘即城郊农人于山脚踏足而歌的情景。画面上方山峰如剑,松柏郁郁,石缝间疏枝挺秀;中部云雾缭绕,殿阁隐现,下方巨石突兀,枯枝上挑,柏枝斜逸,石下流泉淙淙,梅竹作景,石径之上四位农人正在踏歌行进。画面构图采用边角式,笔法简练,充分体现马远的作品特点。图上端显著位置有宋宁宗的题诗:”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这

3、首诗反映了南宋高层统治者在苟且偷安中安于现状、自我陶醉的心态。《踏歌图》貌似山水画,实际却是风俗画。它的上半部描绘了仙境般的境界,下半部表现了南宋首都临安郊区农家“踏歌”的欢乐场景。完全不搭界的一雅一俗,很协调地统一在同一画面里。画家表现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此画将人物画在画面的近景处;一老农刚过小桥,他胡须花白,右手扶杖,左手挠腮,摇身抬腿,正踏歌而舞,憨态可掬;在他身后的一位老农神态非常激动,双手拍掌,双足踏节;另一位老农双手抓往前者的腰带,弓腰扭动,可能是因为喝多了酒;后面,还有一位老农,肩扛着酒葫芦,已是醉眼朦胧,步履维艰;画面

4、左边路旁,有两个儿童,正惊奇地看着他们,其中一个较小的儿童阻拦着他的同伴,似乎是在给这几位老农让路。画中四个老农动态不一,却非常和谐,呈现出人乐年丰之气象。两个孩子的出现给画面添加了一点童趣,老少相宜,构成了画面人物动态与气氛的协调。这幅《踏歌图》采用“一角式”布局,从左至右以对角线分割,形成左实右虚的结构。画面左边奇峰巨石,显得分量有些重,所以作者相应地在右边安排了远山、殿阁,还有疏柳和翠竹枝干摇曳的动姿、点景人物,从而以静待动,使画面左右达到视觉上的平衡。画上大片空白云烟,在构图上使画面避免了壅塞,作者在右边显著位置画了一株高柳,使之贯入上部,起到了填充作用。总之,画面上,下连为一体,

5、给人一种空灵、自然之感。此幅《踏歌图》在具体画法上,卧石与秀峰用大斧劈皴,其中在秀峰上杂用些许长披麻皴,岩石凝重,秀峰峭险与钩法绘出的柔和和水纹形成强烈的对比。柳树枝干,高扬而柳条稀疏精致,更显示了作者提炼形象的功夫,山间的树干虬曲,树枝斜出伸展,几丛翠竹用双钩填色的工笔画出,置于大笔渲染的树石之中,显得生机盎然。近处的稻田刻画得非常精细,表现出稻叶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的感觉。山溪流水,用笔柔和流畅,我们似已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这些细节的刻画与粗笔概括的描绘,形成繁与简、柔与刚的鲜明对比,丰富了画面的节奏与韵律,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村野上的柳、梅、竹,飘逸婀娜,曲折卓约,偃仰着清雅,与那条田

6、埂上逶迤的乐趣一起粉饰了这并不太平的“盛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