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五语下10.杨氏之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杨氏之子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文中的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 1.出示罗斯福的故事,默读。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语言艺术的故事,请大家看看。 2.生默读故事后,师:看懂了吗?一个小小的问题,罗斯福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告诉
2、朋友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3。对,你读懂了这个故事.罗斯福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这里就体现了语言的艺术.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刚才大家读的故事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读一篇古文,齐读课题―― 二、引入课题,解题。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师:“杨氏”的意思是姓杨的人家,“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师:请用这种方式说说自己。 三、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3、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四、读通课文 1。范读。 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就先来读读吧,把每一个字音读正确. 2。自由小声初读课文(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3。请一个学生读课文,检查字音,指导停顿断句。 四、理解课文大意。 1.自主理解课文。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 相机指
4、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通过看注释理解了“甚、诣"等字的意思。 理解“为设果”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师:“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讲的是? 师:通过刚才探讨的两种方法,我想最后两句话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请大家读最后两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你们认为文中的“家禽”和现在我们所说的“家禽”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看法。4.请一个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5.带着理解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
5、子应答的巧妙之处。 1。示思考的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2.读句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立学习思考,并做好批注。 4。人小组交流。 5。班交流。 重点点拨:(1)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小儿家的姓,就给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语言很风趣幽默.(板书:杨梅)(2)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应,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给他开玩笑。(板书:孔雀)(3)品位杨氏之子的
6、话外之音: 如果你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哪孔雀就是你家的鸟罗! 6.设想: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怎么说? 7.小结 师:这杨家小儿真是不简单啊,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二、熟读成诵1.如果现在朗读课文,相信你能够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朗读,你可以尽情地感受古文的韵味,请一个同学读。2。师: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3。全班背诵。三、拓展1。给花园的“严禁践踏草坪
7、”换一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师: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例子还有很多,就拿身边的事来说吧,几年前像“禁止践踏草坪!”这样生硬的,带着指令性的提示语随处可见,但是,现在,你走进公园,你会发觉,这样的语言少了,同样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你能试着来改一改这个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如:小草要睡觉,请别打扰! 草儿青青,何忍踏之! 花草美,爱花护花人更美! 师:多么温馨的提示,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相信这样的提示语更有说服力。 2.生活中体现艺术性的语言还有很多,同学们分享收集
8、的资料。 师:把你们收集的语言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把你们小组里最能打动人的语言大家分享.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如:“别吻我,我怕羞” “我怕修” “我不是碰碰车” 师:大家为什么要笑,因为它幽默,这幽默的背后却在善意地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3。总结。 师: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