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pptx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pptx

ID:61990905

大小:3.36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1-04-09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pptx_第1页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pptx_第2页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pptx_第3页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pptx_第4页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物理观念”构建一、几种常见力的性质对比种类大小方向说明静摩擦力0

2、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1.常见的临界状态(1)两接触物体脱离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间的弹力恰好为0。(2)绳子断的临界条件为绳中的张力达到最大值,绳子绷紧与松弛的临界条件为绳中的张力为0。(3)两物体间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2.平衡中的极值问题,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一般用图解法或解析法分析。“科学思维”展示一、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对比二、解答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1.在三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中,常用合成法分析;在多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中,常用正交分解法分析。2.动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1)图解法(2)

3、解析法(3)相似三角形法(4)正弦(或余弦)定理法等。力学中的平衡问题考向一 静态平衡【典例1】(2019·全国卷Ⅲ,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1所示。两斜面Ⅰ、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Ⅰ、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图1解析如图所示,卡车匀速行驶,圆筒受力平衡,由题意知,力F1′与F2′相互垂直。答案D考向二 动态平衡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典例2】(多选)(2

4、019·全国卷Ⅰ,19)如图2,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图2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解析选N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缓慢拉动N的过程中,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细绳的拉力T逐渐增大,选项A错误,B正确;对

5、M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受重力GM、支持力FN、绳的拉力T以及斜面对它的摩擦力f。若开始时斜面对M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上,则T+f=GMsinθ,T逐渐增大,f逐渐减小,当f减小到零后,再反向增大。若开始时斜面对M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下,此时,T=GMsinθ+f,当T逐渐增大时,f逐渐增大,C错误,D正确。答案BD1.“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2.“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活结”一般是由绳跨

6、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因此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角平分线。1.(2019·天津卷,2)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C.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D.为了使

7、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解析索塔对钢索竖直向上的作用力跟钢索和桥体整体的重力平衡。增加钢索数量,其整体重力变大,故索塔受到的压力变大,A错误;若索塔高度降低,则钢索与竖直方向夹角θ将变大,由Tcosθ=G可知,钢索拉力T将变大,B错误;两侧拉力对称,合力一定在夹角平分线上,即竖直向下,C正确;索塔受到钢索的拉力合力竖直向下,当两侧钢索的拉力大小不等时,由图可知,两侧的钢索不一定对称,D错误。答案C2.(2019·山东济南市一中模拟)如图4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物体A、B,A悬挂起来,B穿在一根竖直杆上,两物体

8、均保持静止,不计绳与滑轮、B与竖直杆间的摩擦,已知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物体A、B的质量之比mA∶mB等于()图4A.1∶cosθB.cosθ∶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