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990418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09
《【教案二】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的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3、了解惯性及生活中惯性的应用教学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2、惯性的概念教学难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2、惯性的理解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识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生: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师:你能举出一些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例子吗?生:①力能使静止的木箱运动②力能使钉子钉进木板③力能使足球飞出去④力能使火车的速度大小改变,方向改变……(学生七嘴八舌抢着回答)师:可见力可以使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速度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运动方向改变。2、新课教学师:运
2、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生:受到摩擦阻力师: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又将会怎样?生甲:不受力,物体应该可以继续运动下去。生乙:不受力,物体就不会动或停止运动;必须有力,物体才能动。生丙:不受力,物体可能会永远运动下去。师:让我们来看看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要维持物体作匀速运动,就必须给物体施加一恒定的力。(与学生乙的看法一致)伽利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永远运动下去。(与学生甲和丙的看法一致)4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让我们先用实验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探究师:既然实验研究的是“阻力对物体小
3、车运动的影响”,那在开始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就要保持相同,然后改变阻力的大小,观察小车运动的远近。我们采取的这种方法是哪一种物理研究方法?生:控制变量法师:怎样才能控制小车开始时的运动状态相同?然后又怎样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再指导学生参考课本图)共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让一辆小车分别几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比较它在几种不同平面上的运动距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师:观察收集到的证据,你能发现三次实验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生甲:相同的是:①用的都是同一小车②小车都是从同一高度滑下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生甲:保证小车在不同平面上开
4、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师:不同的是?生乙:水平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和小车通过的距离不同师:为什么小车最后都会停下来?生乙:因为受到摩擦力师:摩擦力的大小跟小车运动的距离有何关系?引导学生回答后,总结: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2)设想和推理师:若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力),它又将怎样?生:会永远运动下去师:会不会运动得越来越快?会不会越来越慢?会不会自动拐弯?生:都不会师:这种既不加速又不减速,也不拐弯得运动称作什么运动?生:匀速直线运动师:如果对于一个原来静止的小车,水平方向不受推力和拉力,它将会怎样?生:永远保持静止4师:也就是说,如果不受
5、外力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会依然保持静止。(3)牛顿第一定律师:实验探究前所提到的两个科学家的观点,你现在认为谁的正确?生:伽利略(终于释疑)师:300多年前,伽利略就是这样通过实验推理得出他的观点。后来,牛顿经过研究和整理,总结出更加全面和完整的牛顿第一定律:(板书)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归纳得出。这恰是科学家丰富的想象力与科学分析相结合的伟大之处。(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4)理解牛顿定律师:通过实验和推理,
6、我们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条定律对于一切物体都适用,但定律成立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是什么条件呢?生: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师: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生: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和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师: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生: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和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进一步小结: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只有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两种可能,要改变这两种状态,就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惯性[学生实验]:1、请一个同学迅速击打硬币下的硬纸板;2、请一个同学做载有木块的小车受
7、阻而停止运动;[学生观察并讨论]: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变化情况.[分析总结]: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汽车转弯时,乘客倾斜,汽车急刹车,乘客向前摔倒;[学生分析]:解释看到的现象.(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来分析。)教师随时订正不准确之处。(6)生活中的惯性1、请同学来列举生活中惯性的事例进行分析惯性的“好”和“坏”。2、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合理的利用和防护惯性。4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