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三_1第2课时《加法结合律》导学案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课题加法结合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后面有关知识的基础,新旧知识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材本身的编排十分重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间的迁移,掌握新的知识。据此,本节课的教学作了如下设计: 1、把握知识的前后承接,促进知识的迁移。 加法交换律的内容比加法结合律简单,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加法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加法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加法结合律中,加法运算定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又可以迁移到
2、乘法运算定律中,这样能提高教学效率。先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运算的灵活性。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探究知识的基本过程。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举例、自己得出规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堂活动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
3、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并举例说明。2、引入新课。1、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90+18=3+9+77=16+45+15=二、探究新知。(20分钟)1、出示教材18页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并提出问题。2、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引导学生说算理。(巡视,找两名列式不同的学生回答)3、组织学生计算并填空。(88+104)+96○88+(104+96)4、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5、引导学生比较下面两组算式,组织学生谈发现并举例验证。1、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信息并提出问题。预设生1:通过观察情境图,我发现:李叔叔第
4、一天骑了88km,第二天骑了104km,第三天骑了96km。生2: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我知道了李叔叔让我们帮助解决的问题是这三天他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尝试独立列式并说说先求什么,再求2、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87+29)+18=87+(+18)(32+47)+65=32+(+65)30+(70+62)=(30+)+623、在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算式后面画“√”。(1)a+(30+5)=(a+30)+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69+176)+28○69+(176+28)155+(145+207)○(155+145)+2076、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什么
5、。预设生1:我列的算式是(88+104)+96,先求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再和第三天所行的路程相加,就求出了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生2:我列的算式是88+(104+96),先求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再和第一天所行的路程相加,就求出了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3、通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里应该填“=”。4、观察算式,讨论并汇报。相同点:三个加数相(2)a+b+c=a+(b+e)( )(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同,加数的位置相同,得数也相同。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第一个算式括号在前,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
6、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第二个算式括号在后,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5、比较两组算式,与同桌交流后汇报:三个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得数相同,并尝试举例验证。6、总结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a+b)+c=a+(b+c)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18页2题。1、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后集体订正。4、下面的算式分别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反馈。(10分钟)2、计算下面各题。(1)35+312+188(2)89+76+112、独立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集体订正。(1)先计算312+188=500,然后用3
7、5加上500,最后计算出结果。(2)先交换76和11的位置,算出89+11=100,然后加上76,最后计算出结果。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76+18=18+7637+45=45+3731+67+19=31+19+6724+42+76+58=(24+76)+(42+58)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