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973288
大小:53.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07
《论会计信息的造假及其治理(多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会计信息的造假及其治理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以下是XX分享的论会计信息的造假及其治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论会计信息的造假及其治理 摘要:会计信息是指通过财务报表、报告或者附注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呈现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这首先就要求保证其真实性。但近年来,我国的某些公司或单位大量存在着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其中以会计信息造假最为多见,这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破坏了投资环境和资源配置。因此,如何有针对性解决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关键词:会计信息;造假
2、;分析;治理 (一)会计信息造假的现状 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是指信息是否能全面、及时地反映其主体的经营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其本质属性就是真实性。目前,我国的某些公司或单位普遍存在着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据20XX年国家财政部发布的第十三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显示,我国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有待规范,少数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程序不到位、收集证据不充分甚至信息造假等问题,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虚增利润、避免连续亏损
3、,问题十分严重。 (二)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 1.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不高 (1)专业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因为存在着一些客观的不确定因素,时常会需要会计人员对相关资料进行估计、判断、推理、审核,完成这些过程都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然而,一些会计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又不注重学习,导致对资料的认识分析水平局限,甚至理解偏差、运用错误等,最终往往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甚至为了完成任务而造假。 (2)职业道德欠缺。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经手的产品,其真实性取决于会计人员的操作。对于职业道德观念薄弱的会计人员来说,在会计信息的
4、采集、评估、审核过程中,会受到一些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在自己的利益驱使或他人的压力之下进行一些失真的操作,最终导致会计信息造假的发生。 2.利益驱使 (1)个人造假。所谓个人造假,就是个人利用自身职务之便来获取非法利益。某些会计人员会趁工作之便利用会计操作技巧来造假,以获得自身利益。而企业或部门的管理者为了业绩的考核,对会计数据的真实与否不闻不问,甚至弄虚作假、篡改或伪造利润、产值等指标,来体现其业绩,以期达到保位、晋升的目的。 (2)企业造假。一些企业常采用偷税、漏税、逃税等方法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增加业绩,常常
5、会指使会计人员造假,采用账外设账、账外经营等非法手段,或是利用制度漏洞进行操作,明着说是避税,其实就是逃税,从而减少赋税。 3.制度的不完善 (1)会计自身准则的限制性。会计信息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时常需要会计人员凭借个人主观来进行判断,而范围宽广的选择性的会计政策,则为造假者提供了方便条件,让其可以选择有利于其利益目的的会计政策。 (2)市场经济体制。无序化的资本市场经济是会计信息造假的根源,在资本市场经济中,具有趋利性的资本的信息极度的不均衡。而现代企业管理的特征是股份制,这样就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了,使参股人员无法详尽了解真实的会计信息
6、,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信息的造假有了可趁之机。 (3)约束与监督不力。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会计信息疏于约束,造假泛滥。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单位内部的会计信息监督机制不完善,或是执行力度不够,由于小集团利益的驱动,使得监督机制难以真正落到实处,造成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此外,国家的一些有关职能部门多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名目虽多却流于形式,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4)法律、制度的欠缺。由于法律与制度的一些缺陷,使得会计信息的造假者能够投机取巧而逃避法律的制裁。长期以来,承担会计信息质量责任的往往是该单位的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统计部门负责人及其他部
7、门负责人、会计人员、统计人员等等,涉及部门、涉及人员众多,到头来便成了无人负责的局面,甚至造成无辜人员替罪受罚,而真正的责任人却逍遥法外的现象。这种责任承担主题不明确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于是放纵了会计信息造假这样的行为。 (三)会计信息造假的形式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当事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以隐瞒或虚报资产、利润、负债等方式来达到其特定的目的。会计信息的造假通常包括多计固定资产、多计存货价值、多计应收账款、虚增销售收入、虚减销售成本、漏列负债等等。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操纵收入 集团利用溢价采购其控股子公司的产品形
8、成资产,再将产品销售给其控股股东和控股子公司,以此增加销售收入,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和利润;然后让子公司按照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在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