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967315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内容摘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生活是儿童品德形成之源,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才有实效。”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的品德教育,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注重了独特的体验,孩子们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行。[关键词]:品德生活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
2、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可见品德修养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品德和生活就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的平时的生活,引导他们“学会生活”。一、以生活为本,引进课程资源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
3、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和家人在一起阅读、游戏、出游的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学生带来了妈妈为她织的毛衣、围巾、手套,都
4、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编织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二、用生活化教学,体验品德内涵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或许更多的是告诉学生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这种单纯的说教,学生只能记住一些文本
5、信息,而对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做还缺少自我的体验。品德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可触摸到的品德学习环境,在参与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1、“模拟”生活,体验品德品德与社会就是把品德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品德,在品德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生活实际中的行为。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模拟”生活,再现生活。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时,我在校园内进行教学。课前我在校园十字路口
6、画上人行横道线,在中间摆上移动红绿灯,然后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从四个方向走来。这种通过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远超过学生坐在位置上,教师站在黑板前的耐心解说,因为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了自我的体验。2、创设情境,感悟真知教材内容丰富,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了相应的文字材料。但教材以其文字、图画展示其价值取向,对一些学生来说很难产生共鸣。因此,教师用教材就有了很重要的任务,即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
7、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让学生蒙上眼睛,体验没有眼睛做一些简单事情所带来的不便。同学们通过游戏、亲身体验并验证眼睛的重要性,以此引导学生爱护眼睛,不做危险的事情。最终延伸到关爱盲人,如在生活中遇见需要帮助的盲人时要主动帮助他们。这样的情境感知,不仅使学生在创设情境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感悟之后,学生对“保护眼睛、关爱盲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3、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
8、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红领巾胸前飘》,在“红领巾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