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962403
大小:1.75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1-04-03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蚜5恶乎往而不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五、恶乎往而不可必备知识·素养基础我的心告诫我,教我要爱人们所憎,与他们仇视的人真诚相处;它告诉我,爱不是爱人者的优点,而是被爱者的长处。在我的心告诫我之前,爱是紧拴在两根相邻柱子上的一根细线。而现在,它已成为首尾相衔,烛照现有一切并且慢慢扩展以囊括未来一切的光环。我的心告诫我,教会我注视那被模样、颜色和皮肤遮住的美,细细观察那被人们当作丑恶的东西,看出它的美好来。在我的心告诫我之前,我看到的美食在烟柱间抖动着的火苗;它消失了,我看到的只剩下灰烬。我的心告诫我,教我倾听那些并非摇唇鼓舌、直着喉咙嚷叫所发出的声音。在我的心告诫我之前,我听力微弱,听觉迟钝,能感知的只是喧嚣和
2、嘶喊。而现在,我会在寂静中侧耳倾听,听见那无声的乐队在歌唱岁月的颂歌,吟诵宇宙的赞美诗,透露冥冥之中的奥秘。我的心告诫我,教我饮那不是榨出后斟在用手举起送至唇边的杯盏中的液汁。(选自卡里·纪伯伦《内心的告诫》)1.文题解说“恶乎往而不可”语出《庄子·大宗师》,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可他却“成然寐,蘧然觉”,一片安宁。究其原因,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说,我子来现在完全把天地当作大炉子,把造物者看作造诣极高的铁匠,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庄子借子来之口,阐述了“安时处顺”的思想,启发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2.背景解读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
3、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异常短促,在这短促的生命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社会事物的束缚和伤害。特别是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当政治暴力发展到可以极大地随意摧残个人生命的时候,个人的抗争变得微不足道,形同尘芥,这时便只有被逼转入个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以求得精神世界的舒展与张扬。于是,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寻觅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庄子试图以他特有的方式,为世人解脱生命的负累。kāolóuyíɡōulìpiánxiānxiāoqúshùnshà“齐”通“脐”,肚脐“亡”通“无”,不“时”通
4、“司”“县”通“悬”“佚”通“逸”,安逸,这里为使动用法“取”通“娶”“兑”通“悦”,高兴“郤”通“隙”,空闲的时间或地方“翅”通“啻”,只,仅“规”通“窥”,窥察“滑”通“汩”,乱成年男子。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实在的政绩。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多久。几何学。名词作动词,做朋友,交朋友名词作动词,主宰、统治形容词作动词,善待使动用法,使……辛劳;使……安逸;使……休息使动用法,使……接近使动用法,使……饱满;使……惊骇使动用法,使……陷于危亡5.文言句式(1)莫逆于心()(2)不爪剪()(3)东西南北,唯命之从()(4)伟哉夫造物者()(5)伟哉造化()(6)此古之
5、所谓县解也()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判断句丑陋,形容词哪里,疑问代词讨厌,厌恶,动词罪过,名词惩处,处罚,动词1.作者在文章中举子舆、子来的例子,想说明什么问题?【答案】子舆大病一场,变得腰弯背弓,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眼,肩膀高过了头顶,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然而他安然处之,世俗的哀乐不能惊扰他内心的平静。子来有了病,气喘吁吁地将要死亡。可是他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变成什么都可,无往而不可。庄子借这种奇特的思想,显示了他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人们在陷入困境的时候,要靠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人生的突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2.哀骀它相
6、貌丑陋骇天下,为什么那么多姑娘想嫁给他?【答案】面对世人认为无可奈何的死与生、贫穷和富有、毁谤和赞誉、饥和渴、寒和暑等一切变化,他的内心不为所动,平和、快乐、通畅而不失于愉悦,充满盎然的生机。他高超的德行就在于养成了这种外在事物无法摇荡内心的纯和。而正是由于他的德行大大超越了常人,人们都忘记了他形体的残缺和丑陋,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巨大魅力。关键能力·素养培优2.主旨探微本课所录两则选文,是想通过寓言故事,借助奇特的想象,来告诉人们如何面对自己无可奈何的困境,包括病痛,包括死亡,包括长相丑陋……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养,自解倒悬之苦,突出重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其安时而
7、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素的思想,固然折射着灵魂的随遇而安,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超越。在危难丛集的人世间,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它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1.刘熙载用“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子是也。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庄子是也”来概括屈原和庄子的两种人生选择,如何理解这两种抉择?【对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提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