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资源).doc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资源).doc

ID:61959193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5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资源).doc_第1页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资源).doc_第2页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资源).doc_第3页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资源).doc_第4页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资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资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内容摘要]: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影响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甚至会蔓及全班,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本文试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分析、探索、控制、防范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1、直接纠正 2、暗示策略3、强化策略[关键词]:小学生  课堂问题行为  成因分析及对策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斯威夫特(M.Swit,1975)等人通过

2、系统的课堂观察发现,在典型的课堂里25%至30%的学生有问题行为。我国心理学家从学生行为表现的直接倾向,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向性问题行为,这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教学活动的攻击性行为。如:争吵、推撞、追逐、讪笑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擅换座位、传递纸条等过度亲昵的行为;高声谈笑、发出怪声、敲打作响、做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语言粗暴、顶撞老师、不服从指挥等盲目反抗性行为等等。二是内向性问题行为,这是不容易觉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退缩性行为。虽然不直接威胁课堂纪律及他人学习,但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大,对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也有极大

3、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等注意力换散行为;胡写乱写、抄袭作业等草率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等厌恶行为;神经过敏、频繁活动等不负责行为等。(一)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1、学生⑴认知能力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总是和学生的学习密切联系在一起,而学生学习状况的优劣与其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认知能力的差异成为课堂问题行为的首要原因。当班中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时,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顾此失彼。一些早进入形象运算思维的学生,一般的教学要求已无法满足其需求,他们总喜欢在教师提问时未经允许就抢先说出答案,对教师的讲解不予理睬,甚至在课堂上公然指出教师的错误,让教师难堪。如果这时教师将其种

4、种行为看作学生的公然挑衅,压制甚至责罚学生,必然导致双方矛盾升级,产生更多的问题行为。另一些仍留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反复讲解和练习才能够接受。由于班级授课不可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因此在课堂中难免会遭受挫折。在一再受挫后,学生不但会产生对课堂和教师的不安全感和对学习的焦虑,降低自我评价,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伯格拉斯和琼恩斯(Berglas&Jones,1978)指出,在评价情景中,低成就学生会下意识地妨碍自己成功。这些在课堂教学中后进生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学习本身、教师或学校等外在因素,压抑自己的学习倾向或拒绝学习,回避教师的提问和种种活动,采取捣乱、破坏课堂纪

5、律、与教师作对的方式来保护自尊。⑵寻求关注的需要有些学生的问题行为只是为了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艾里克森(Eriksson)曾指出需要时刻获得他人的关注是人类的天性。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发现自己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教师或同学的承认,觉得自己受到他人的关注太少,同时内心就强烈的渴望他人关注。他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对问题行为比较注意,于是便故意地违纪,表现出问题行为,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从而实现其需求。⑶意志特征有些学生的问题行为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不能自觉的自我调控。小学生活泼好动,时常会被课堂上的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或事物所吸引。有时会心不在焉的做些小动作,有时会脱口

6、而出,打断别人的谈话,不等老师说完问题,就抢着说出答案等等。这样的急切行为不是敌意的、带有攻击性的,而是不由自主的,不能自控的行为。美国学者巴克利认为,抑制反应功能的发展性落后造成了儿童自我控制缺陷。人的大脑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必要的兴奋,但与此同时也要产生抑制,即抑制其他不必要的兴奋。但是儿童在接受刺激后,不能适当地抑制或延迟自己的反应,而是倾向于立即做出反应,这就难免会出现问题行为。⑷人格因素人格特性也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甚至可能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在目前的关于人格与课堂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引用艾森克(Eysenck)对人格维度的划分来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解释

7、。A、外倾——内倾人格与课堂问题行为外倾的学生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情绪较冲动且难以控制,爱交际,渴求刺激和冒险,粗心大意,爱发脾气。一旦当那些极端外倾的学生感到课堂缺少新异刺激,无聊乏味时,就可能爆发自己的情绪,做出一些捣蛋和挑衅的举动。内倾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稳定、好静,不爱交际,不喜欢刺激,而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极少发脾气。因此一旦课堂活动过于频繁,气氛过于活跃,极端内倾的学生则会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不愿加入到课堂活动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