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

ID:61956549

大小:1.4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1-04-01

【部编版】初中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_第1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_第2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_第3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_第4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4说理演讲词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难点)1.了解“格物致知”的内在含义以及普遍的现实意义。2.学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论点的的方法。3.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重点)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

2、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说理演讲词说理演讲词属于演讲词的一种类型,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的、充足的、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格:推究。致:获得。“格物致知”出自“四书”之一的《大学》,原文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3、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面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在此,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丁肇中教授引用“格物致知”要表达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而得到新知识。“格物致知”注释补充丁肇中一读一读字音zh

4、ào学识博闻强识shízhì魔法记忆:记少余多法,在书面语中表“记号”“记”之义时读“zhì”,如“博闻强识”;在其他义项中均读“shí”,如:学识。pánghuáng()xiù()手旁观不知所cuò()二写一写字形彷徨袖措三记一记词义1.荣幸:2.授予:3.领悟:4.清谈:光荣而幸运。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领会;理解。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例句:看到老人摔倒在地,我们不应袖手旁观,而应主动上前帮忙,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6.不知所

5、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例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外公开了许多先进装备,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力量,美日有些不知所措。7.彷徨:8.激变: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急剧变化。彷徨、徘徊辨析两词都有“犹疑不决”的意思。“彷徨”一般指不知怎么做,如:面对雪灾,我们必须积极抗灾减灾,彷徨只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灾难。“徘徊”一般指在几个(目标)之间难以抉择,还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如:我徘徊在就业与升学的路口,不知如何选择。导思1.文章开头部分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指出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应该有怎样的方法?明确论题导思2.作

6、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论证方法关键词:实验精神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2.第②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答案】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用《大学

7、》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3.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答案】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4.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答案】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解答。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5.第八

8、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答案】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同时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的道理。重点品析6-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