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88438
大小:1.23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01-06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毕业论文II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概况11.2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与有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比较21.3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21.4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61.4.1机械特性61.4.2调节特性71.5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应用与研究动向8第2章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102.1系统设计要求102.2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组成102.3系统设计方案论证122.3.1转速测量方案论证122.3.2电机驱动方案论证122.3.3键盘输入方案论证132.3.4显示方案论证132.3.5PWM调速工作方式13
2、2.3.6PWM软件实现方案论证142.3.7直流电动机转速检测方案论证142.4系统原理框图设计14第3章系统硬件分析与设计163.1单片机的介绍163.2显示电路的设计203.2.1显示电路的分析203.2.2显示电路硬件原理213.3键盘电路的设计22II3.3.1键盘电路的分析223.3.2键盘电路硬件原理233.4逆变主电路设计243.4.1功率开关主电路243.4.2逆变电路驱动设计253.5辨相电路模块263.6霍尔位置传感器模块27第4章软件程序设计294.1系统初始化程序模块294.2键盘模块314.3显示模块334.4转速调节程序设计34结束语36参考文献37致谢3
3、8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39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40附录A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41附录B程序清单42附录CPCB电路版图55附录D外文翻译56II绪论第1章绪论1.1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概况无刷直流电动机是在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渊源关系从其名称中就可以看出来。有刷直流电动机从19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以其优良的转矩控制特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在运动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有机械接触电刷-换向器一直是电流电机的一个致命弱点,它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限制了其在很多场合中的使用。为了取代有刷直流电动机的机械换向装置,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早
4、在1917年,Bolgior就提出了用整流管代替有刷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电刷,从而诞生了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思想。1955年美国的D.Harrison等首次申请了用晶体管换相线路代替有刷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电刷的专利,标志着现代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诞生。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在无刷直流电动机发展的早期,由于当时大功率开关器件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可靠性差,价格昂贵,加上永磁材料和驱动控制技术水平的制约,使得无刷直流电动机自发明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性能都不理想,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无法推广使用,1970年以后,随着电力半导体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型的全控型半导
5、体功率器件(如GTR、MOSFET、IGBT等)相继问世,加之高磁能积永磁材料(如SmCo、NsFeB)陆续出现,这些均为无刷直流电动机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1978年汉诺威贸易博览会上,前联邦德国的MANNESMANN公司正式推出了MAC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驱动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随即在国际上掀起了研制和生产无刷直流系统的热潮,这业标志着无刷直流电动机走向实用阶段。随着人们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特性了解的日益深入,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理论也逐渐得到了完善。1986年,H.R.Bolton对无刷直流电动机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指出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
6、研究领域,成为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经典文献,标志着无刷直流电动机在理论上走向成熟。我国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联邦德国金属加工设备展览会上,SIEMENS和BOSCH两公司展出了永磁自同步伺服系统和驱动器,引起了国内有关学者的广泛注意,自此国内掀起了研制开发和技术引进的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国内已有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系列产品,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9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9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1.2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与有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比较表1.1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与有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比较项目无刷直流电动机有刷直流电动机换向借助转自子位置传感
7、器实现电子换向由电刷和换向器进行机械换向维护由于没有电刷和换向器,很少需要维护需要周期性维护寿命比较长比较短机械(速度/力矩)特性平(硬)在负载条件下能在所有速度上运行中等平(中等硬)。在较高速度上运行时,电刷摩擦增加,有用力矩减小效率由于没有电刷压降,所以效率高中等输出功率/外形尺寸之比高由于电枢绕组设置在与机壳相连的定子上,容易散热。这种优异的热传导特性允许减小电动机的尺寸,所以输出功率/外形尺寸之比高中等/低。电枢产生的热量消散在气隙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