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752204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18
《中学与大学在物理教学的区别与衔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与大学在物理教学的区别与衔接大学物理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从初中开始,学生就开始接触物理,对物理这一门学科一点儿都不陌生。毋庸置疑,中学物理是大学物理的一个铺垫,那么中学与大学在物理教学上有如何联系与区别呢?如何做到中学与大学物理的无缝对接以便实现更有效“教”与“学”呢?等等问题都困惑大学物理教研者[1-3]。因为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质量,而且涉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际上,由于在中学的几年物理学习生涯中,学生已经对物理有一定的认知和看法,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已养成一定的固
2、定习惯,因此如何让学生快速且正确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物理的学习过渡是目前教学中面临的一大挑战。例如:中学物理强调是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来解题目,而大学物理则是一个帮助学生建立模型的过程。教学任务的彻底变革,带来了教学方法等都与中学物理的完全不同[4]。针对这种变化,本文分析了中学与大学物理之间存在的具体区别,并从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讨论了中学与大学物理之间的教学衔接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以便大学物理教育模式的优化改革。1中学与大学物理存在的区别4学海无涯1.1教学目标的差异。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牵引学生对日常生活
3、中观察到的某些现象思考,然后再把学生引入物理学科领域;逐渐在学生头脑中培养基本物理概念,建立相应的物理学框架,并促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得到发展。这是中学物理教学理念的核心。而大学物理是一门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清晰的完善的物理思想,结合高等数学锻炼出建立模型的能力,帮助学生胜任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学习。由此可见,中学与大学物理教学理念就完全不同了;无论是对教学还是对学生本身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为:首先,大学物理是在复杂抽象的现象中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就是运用复杂和多方位的数学运
4、算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从基础知识型慢慢转变到能力型,大学物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大学物理更加侧重于该学科在其他学科领域的作用,以便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大学物理老师就要明确这种观念,引导学生从纯粹的为了考试学物理的观念转变为更深层次的理解并掌握物理。1.2教学内容的区别。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为例,中学物理内容包括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等五大部分;但涉及这五部分的内容都是些基础的内容,而大学物理研究问题更加客观复杂,更从实际出发解决
5、问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其次,就是大家都知道数理不分家的道理,因中学所学数学知识有限,其涉及有关物理的计算都非常简单,同时讨论的物理问题大部分都是在理想的模型下进行分析研究;所以中学物理教材中公式和结论的推导过程并不详细,解题时可直接套用固定的公式,有的时候即使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也不见得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换言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中学与大学物理上很重要一点区别,就是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更为紧密,尤其是物理问题上的微分思想。1.3教学方式的比较。中学教学较为集中,同学与同学、与老师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较多,这
6、样有益于思维开阔;但同时需要看到的一点是,这种教学模式会加大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而且,通常来说,中学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比较多,常常导致学生只会单纯地按照固定套路来解题。但是在大学里,大部分高校都是采取的多媒体大班教学;也就是说人数多,教学资源不集中,而且授课内容信息量大,不便于摘抄复习;并且导致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和课后探讨的机会大大地减少,从而学习难度加大。对于这种授课而言,结果可能会使得学生不适应,且学习兴趣降低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但也可能会促使学生逐渐降低对老师的依赖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钻研课本,提高自学
7、能力。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帮助学生学习物理新知识之前做大量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练习。2中学到大学物理的过渡2.1教学思想上的过渡。大学老师为了改变学生固有的“被灌入式”接受模式,从而让他们适应大学里全新的自主学习为主,老师教学为辅的模式,需要老师从教学上考虑以下三点。首先要创造一个过渡的环境,在开始一段时间的教学里,将教学速度适当放缓,不要过分强4学海无涯调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上多花时间,最好能适当地重复几遍,让学生在最初的学习上不要对大学学习感到陌生和吃力;在他们适应一定强度的自主学习后再适当提
8、高教学速度,加重教学任务,再慢慢地过渡,最后变为完全的大学式学习方法。其次,对于大学物理老师来说,怎样让学生在新的阶段培养起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是一大问题;所以许多物理老师应抓住绪论课的尾巴,通过在绪论课上的生动描述,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新奇又充满奇妙的物理世界中来,其不仅为学生打开一扇大学物理学习的窗户,而且应为学生认识到物理的“工程性”“有用性”起重要作用。最后,在大学物理的课堂上,老师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