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745402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17
《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与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与探讨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旨在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专业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应重点突出其实践性。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型技能、经验要求很强的专业,而案例教学法是实现课内实践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地方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合理有效运用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关键词:课内实践;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课堂教学改革一、引言案例教学法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此后这种教学方法传向其他国家,被更多高校所采用。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这种教学方法,由于它良好
2、的教学效果,得以在全中国迅速普及开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市场营销专业更是强调实践教学,而案例教学法是实现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本文结合亲身的教学实践,对案例教学的实施流程、方法及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探讨。二、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4学海无涯1.教学观念准备。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案例教学法需要调整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善于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且在学生的思路出现瓶颈时要善于启发学生。只有当教师树立了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观念,
3、案例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开展下去。2.课时分配准备。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当然也有它的弊端。但是对于很多地方性二本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如果按照哈佛大学80%的案例教学课时比例来进行改革,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应保证课程重点知识体系讲授的比重,并不能一味地盲目扩大案例教学的课时。因此,应根据本校学生对课程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或调整课时比例。首先,要保证教室教学资源的完整和质量。案例教学如果想要在课堂上实施,必须要有现代教学媒介的辅助,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图片等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也要运用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介记录
4、和传递重点信息。其次,要保证教室基础设施的结构合理性。国内的大学教室座位编排强调紧凑有序,但失去了一定的灵动性。案例教学最好的座位编排应是以小组为单位,环形而坐,便于小组成员讨论。3.教学案例准备。在案例教学过程当中,案例的准备实际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教师准备的案例难度过高,学生可能会产生排斥心理,不愿配合后续的教学工作;如果准备的案例过于简单,会让学生觉得案例教学没有必要,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何准备合适的教学案例,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三合”原则———符合、结合、迎合。(1)案例要符合教学内容,即案例的主体内容与课程知识点相对应。(2)
5、案例要结合学生层次,即教师选择的案例难易度应事前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学生学习层次的实际情况调整难易度。(3)案例要迎合时代环境,即选用的案例应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及时更新与完善,切不可一直使用陈旧的案例。只有做到了以上三点,案例教学法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1.合理组建小组。由于班级人数过于庞大,为保证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案例教学需实施分组讨论,教师在进行分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小组的规模。人数是首先要控制的要素,组员过多不利于任务分配,也不利于沟通的充分性,组员过少不利于产生群体思维碰撞。一般建议小组人数控制在
6、6—10人。(2)小组成员的构成。学生资质参差不齐,个性也千差万别,在分组时应注意差异性结合,起到互补互进的作用。(3)小组成员的分工。如果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尽量做到人人参与,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如组长、资料搜集员、报告制作人、汇报人等,并建议小组成员尽可能在每一次工作中承担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并且能够全方位的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控制进度。在开展案例教学环节之前,教师应该确保学生已经系统学习到了相关的课程知识,为案例分析做好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将上课所需分析的具体案例至
7、少提前一4学海无涯周告知相关学生,为案例分析给足充分的时间准备。另外,在案例分析实施环节,教师应事前告知学生汇报时间的范围,保证课堂上每个环节的进度都能在掌控之中。其次,要控制气氛。课堂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开展案例教学时,最理想的课堂氛围就是师生互动热烈的讨论气氛,最担心的氛围是学生刻板的汇报,跟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无任何交流。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协调者的角色,一旦学生的汇报或讨论陷入僵局,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提问、参与等形式启发学生,并逐渐形成良性的互动,当课堂氛围步入正轨之后,教师反而要减少参与管理的程度,只在关键点进行总结即
8、可。2.教师归纳总结。除了在过程关键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