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刘宝凌.docx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刘宝凌.docx

ID:61675074

大小:31.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08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刘宝凌.docx_第1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刘宝凌.docx_第2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刘宝凌.docx_第3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刘宝凌.docx_第4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刘宝凌.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刘宝凌.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继学习了“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内容,了解了内环境的概念、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之后,具体学习了解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特点和概括性的学习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正确理解稳态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因而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稳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要逐步展开、深化,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以承上启下,因此达到

2、了解水平即可。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通过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构建概念,经过思想认同强化自我保健的意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3、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机制。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2、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

3、学设计思路】【课前准备】通学生事前进行“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学生活动课下完成调查。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回答问题。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上次课结束前布置作业: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日的变化规律”的调查。请同学汇报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教学意图学生体验体温的相对稳定情况。学生尝试列举事实。学生观察,回答问题: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水的pH变化明显。可见血浆pH处于动态平衡中。学生举例说明:多饮多尿、输液必须输生理盐水等。学生回答(答案略),可能回答不够准确,教师要及时补充。温变化有

4、何特点?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处于动态平衡中。讲述:像体温的变化情况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下面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取甲乙两个洁净试管,向甲内加入

5、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教师展示实验结果,提问:甲、乙两支试管在加入酸或碱后的pH变化有何不同?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温度、酸碱度外,还有渗透压,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否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请同学举例说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呢?出示课本“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先说明各检查项目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然后提问:1.每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启发学生思考回忆已有知识。说明人体内环境的pH处于动态平衡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的能力。启发

6、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渗透压的稳定。让学生学会阅读化验单;说明内环境化学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学生总结稳态概念。学生边展示、边讲解。学生倾听。学生举例,如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造成的脱水、酸碱中毒等。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2.从化验单上看,每种成分的指标是否正常?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教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简要介绍稳态概念。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02、C02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请学生利用自己

7、制作的课件或图解,回顾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02、C02等化学成分的来源与去路。说明这些成分要保持相对稳定,首先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功能及细胞代谢功能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其次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有关。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简要介绍人类对机体维持稳态机制的认识过程,指出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遭破坏后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