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

在操作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

ID:61657468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6

在操作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_第1页
在操作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在操作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操作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动态的感知过程,动手又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水平,他们还不能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并按照思维过程的要求去分析、综合、比较等,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认知能力。而小学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儿童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不是别的而是儿童自己的双

2、手。老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爱动手、乐动手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一、适时操作,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能使学生在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同时,较好地启动思维,探求数学知识,掌握抽象概念。如:教学观察物体时的一道题“用5个方块,从上面看是4个正方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从右面看也是3个正方形,你能搭出这个图形吗?”时,学生由于受空间想象力的限制,思维必然会出现暂时性受阻。这时教师及时把握契机,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小

3、正方体拿出来,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摆一摆,刺激大脑运动,看一看,想一想,为什么会由原来的5个变成了4个或3个?由于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难会清楚地发现从上面看是4个,说明是上下两层,上面的1个正方体挡住了下面的1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3个,说明是前后两层,前面的2个正方体挡住了后面的2个正方体;从右面是3个道理同上。思路畅通了学生在解这道题时就容易了。不仅如此,学生还有意外收获,知道了此题不只一个答案。又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这两个概念时,学生容易混淆,为避免学生对这两个

4、概念的混淆,教师可适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在操作中进行对比,辨清概念。如,“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教师可让学生将准备好了的三角形卡片拿出来摆一摆,比一比。(如图要求所示)第一行摆5个三角形△△△△△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4个三角形△△△△△△△△△当学生摆完以后,教师问:第二行是怎么摆的?学生便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先摆与第一行同样多的5个,再摆比第一行多的4个。教师又问:第二行摆了多少个?(显然第二行摆了9个)教师再问:求第二行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通过操作,学生也就不难回答:第二行有多少个,就是将第二行与第一

5、行同样多的5个和第二行比第一行多的4个合并起来,即:5+4=9。“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摆,采取教师说学生摆。(如图要求所示)第一行摆5个三角形△△△△△第二行摆9个三角形△△△△△△△△△当学生摆完以后,教师问: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几个?怎样求?学生通过动手、观察、自然会回答出:从第二行中去掉与第一行同样多的5个,就可以求出第二行比第一行多的4个,即:9-5=4。通过适时指导学生直观操作、对比,学生思维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区别异同、辨清概念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二﹑定向指导,突破难点学具操作

6、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取决于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中,尤其要注意把握学具操作的程序和结果,有利于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居于这一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前,要设计出明确的指导语,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巡回辅导,使学生操作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切实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如教学“100以内退位减法45-17时,教师可设计出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前面我们已学习了100以内不退位减法,掌握得都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00以

7、内退位减法,好不好!经教师这么一启、一导,学生不仅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目的,而且学习兴趣也随之高涨起来。在这种心境下学习时,教师把握契机,指导学生看着算式“45-17”,分三步进行小棒操作并思考:第一步让学生摆出45小棒;第二步从45根小棒里减去17根应该怎么办?第三步让学生对照操作过程,想一想45减去17的竖式笔算方法。经过教师这样定向指导学生操作和思考,学生归纳退位减法的笔算法则也就不难了,教学难点自然也就突破了,算理也随之明确了,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三﹑分析综合,发展思维教学中,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了

8、感性知识时,教师就应把握操作契机,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形成知识概念,并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当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就让学生概括出:“其中的一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时教师就问: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什么?(即:上底与下底的和)。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