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56563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6
《课时练习的挖掘与创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练习的挖掘与创生──以《认识小数》为例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众所周知,教材中有关练习题的编制往往只能考虑一般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中的部分练习加以挖掘、调整或创生,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完善知识结构,发展数学思维。以下就是本人对《认识小数》第一课时中几个练习的挖掘和创生。[例1]“想想做做”第1题 [挖掘]1.屏幕出示一张1米长的纸条,接着动画演示被平均分成10份。2.提问:3分米下面的括号里填什么?为什么?3.学生自主填出所有的括号。4.引导:仔细观察第二排都是什么数?分母都是几?为什么分母都是10?第三排都是什么样的小数
2、?怎样的分数能写成零点几的小数?5.你还能在这张纸条上发现其他的几组整数、分数和小数吗?[意图]本该在例题中引导学生归纳的结论“十分之几的分数能写成零点几的小数”,因考虑到学生在只接触了两三个这样的小数就让学生归纳,学生的体验不深,所以拉长了结论归纳的历程。实践表明,在这时候引导学生归纳,显得水到渠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十分之几的分数能写成零点几的小数”这一结论确实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分层引导很有必要。最后一个问题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开放空间,学生兴致很高。[例2]“想想做做”第3题[挖掘]1.学生独立完成习题。2.提问:观察由每幅图写出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十分
3、之几的分数能写成零点几的小数。)3.在图上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分数和小数吗?(引导学生找到空白部分表示的分数和小数。)4.在教师提供的被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中,用画斜线的方式创造一个你喜欢的小数,并把它写出来。5.全班交流。(注意展示不同的画法)[设计意图]“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分数和小数的密切联系。“在图上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分数和小数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动手涂色的练习,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思维疲劳,激发学习热情,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3]“想想做做”第2题 [挖掘]1.最近金
4、坛市举行价格规范化活动,请帮帮小明,用小数表示他们家超市中商品的价格。2.为什么8角、6角改写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是0,而1元7角、2元4角改写后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不是0呢?[意图]创设“价格规范化活动”情境,帮助小明解决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出的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例4]“想想做做”第5题[挖掘]1.教师出示数轴0到1这一部分。 提问:为什么是0.1? 方框里的数你会填吗?2.出示完整的第5题。提问:如果把数轴延长,你能在数轴填出其他方框里的小数吗?3.你还能在这个数轴上找出其他的一位小数吗?4.你能说出0到1之间所有一位小数吗?1
5、到2、2到3呢?[意图]把此练习分为四个层次,目的有三个:一是化解难点。让学生在回答为什么填0.1时,进一步明确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二是提升思维。在学生填出题中规定的小数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还能填出其他的一位小数,拓展思维空间。三是培养数感。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说出一位小数,为学生数感的培养搭建平台。[例5]教师自主开发学生实际测量《补充习题》的长和宽,并用小数表示。[意图]把学生置于“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真实情境中,使学生自觉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例6]教师自主开发1.你还在哪看到过小数?2.展示教师收集的有关
6、小数的图片及数据。(1)金坛茅山海拔372.5 米;(2)江苏省人均寿命74.1岁;(3)姚明身高2.26 米;(4)2007年金坛财政收入12.2亿元。3.了解小数历史。(阅读教材第108页)[意图] 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的小数,密切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离自己很近。通过教师展示的资料,不仅使学生可以了解小数的广泛运用,而且渗透热爱家乡的感情。了解小数的历史,意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7]教师自主开发引导: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小数,如果让你用一个一位小数评价自己在这堂课上的表现,最高分为10.0的话,你认为是几点几?[意图]在学生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后
7、创设这一练习活动目的很明确: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对一位小数的认识;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但教材不应是“圣经”,教材中的练习素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潜心挖掘,灵活创生,让练习发挥更大的效用,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