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潜规则.doc

作文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潜规则.doc

ID:61656233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6

作文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潜规则.doc_第1页
作文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潜规则.doc_第2页
作文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潜规则.doc_第3页
作文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潜规则.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作文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潜规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话题“生命”为例谈学生作文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潜规则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初中语文课本和《读者》、《译林》中的文章,发现了一些学生作文得高分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浅规则:1、作文要有一定的基本格式,现在最流行最好写的就是一个故事加一个哲理。这个故事就是内容,这个哲理就是主题。我在指导学生写“生命”这篇文章时,好多学生就写到了最近发生在我县某校的一个真实故事---两个初三的毕业生因长学压力过大而导致冲突,一个致另一个死亡而自己也进了监狱的故事,然后说出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表明生命是珍贵的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还有的学生写到了课文上学到过的《斑羚飞渡

2、》,讲述斑羚牺牲一半以保全种族的故事,来反应斑羚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和自我牺牲精神。2、作文的题目要能显示出话题的要点,不能让人一下子看不出题目与话题的关系,让阅卷老师产生该篇作文跑题的感觉。大部分同学无论起什么题目,都是先扣住“生命”,先拟准,然后才是简洁、明确、有文采。最不会拟题的同学都拟了“生命”这个题目,还有的同学拟的是“宝贵的生命”“生命中的绚烂”“生命的意义在于正确的选择”在强调过这个规则后,没有同学拟出不带“生命”和模棱两可的题目。3、作文的内容要能回答三个“为什么”,既要体现出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例如“生命的意义在

3、于正确的选择”这篇文章就要能回答:(1)为什么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正确的选择”(2)文章是怎样具体体现“生命的意义在于正确的选择”的(3)回答“生命的意义在于正确的选择的”的结果。写这篇文章的同学写的是小草选择了山间装点了山野,选择了农田选择了毁灭;再引深到有的人流芳千古、而有的人却遗臭万年。阐述人的一生也应该选择做有价值的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4、作文不但要有主题,而且要正确。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和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赞美社会的主旋律。观察选入课本的课文,莫不都是对学生的正面教育的典范。我曾经给学生举过一个高考零分作文的例子“

4、老蛔虫和小蛔虫趴在肛门口,小蛔虫问:爸爸,外面蓝蓝的是什么?老蛔虫答:是蓝天;外面白白的是什么?老蛔虫答:是白云;小蛔虫问:外面那么美,可我们为什么要呆在这样一个肮脏的地方?老蛔虫答: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这个立意肯定是错误的,要被潜规则的。所以学生在写作立意中一般能把握住这个规则,不会在文章中发牢骚、体现阴暗面,表达自己对主流方向的不满。5、作文的段落安排要能体现“风头、猪肚、豹尾”,体现开头美丽、结尾有力,中间能阐述清楚。开篇点题,用两至三行快速入题,有的同学引用了名人名言引入就受到好评,还有的同学第一段写的内容太多,东拉西扯

5、入题慢,会引起阅卷老师认为扣不住主题写作的误解。猪肚不能大大的写一段,那样子会给人论述不清、不想细看的感觉。最好是写三至四段,每段六至七行,可以采用正面描写加侧面衬托的方法分两层写,而正面描写又可从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去写,这样子分析下来,六七行大至就是十一二句,是应该能写够的,如果再能在写作时用上恰当的连续动词或者恰当的修辞、恰当的名人名句则文章会更有力。而结尾则是也用两至三行点明题目,要给人思索的力度,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学生觉得无话可写,是没有掌握住写的要领,如果将一篇文章分解成一个个小的任务,学生完成起来要容易的多,

6、不至于出现以前为了凑字数前面大段引用提示语,而后面说些与文章无关的套话。而正好能把握住各部分。6、作文的字数要多出规定100---200字,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则会被认为文思匮乏;太多则有臃肿之嫌。可以配合段落的安排来安排字数。每行30个字,则3+6+6+6+3=24行,大致在700字。如果标示字数,则结尾部分写在600字以外正好。学生们以前没有字数的概念,常常是写到哪儿算哪儿,经过讲解以后,基本都能把握住这一点,字数的安排基本趋于合理,达到了想达到的目的。7、作文的选材基本要选自己经历过的或者自己可能经历过的,如果非要引用

7、别人的材料要注明来源。中考作文的选材其实很简单,基本上以我为“圆心”,以“我”的活动为半径来画圆,主要是突出作为一个初中生的“我”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只要自己经历的或者可能经历的,不同时空的、不同人的都可以组合到一块,这不叫造假,这是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经过加工的文章,人物形象会更鲜明,故事情节会更生动、作品主题会更生动。在本次作文中,有几个同学引用了几个非常贴切却又是自己生活中不可能经历的事,其他同学提出质疑。我是这样理解的,这个故事如果非用的话,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不是我们做过的,但肯定是我们听来的、我们看来的,

8、如果说明这是我从哪儿听来的或者是我从什么地方看来的,这都是可以的,不过如果不是非用不可,最好还是不用为好。如果学生注意了以上几点,加上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则应该被评为甲等文的。(说明: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学习参考了刘思明老师的观点----见初中语文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