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襄樊市襄阳区古驿二中司应进摘要:兴趣是学好科学的一种前提,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规律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别从、“巧设情境”、“营造氛围”“给予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兴趣情境氛围方法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兴趣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前提,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掌握学习规律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过程是研究者对问题中的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定性解释,学生学习兴趣的程度直接影响数学探究能力的水平
2、,因此也显示了其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的兴趣呢?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探究过程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1.从现实生活入手巧设情境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学科。因此要从现实生活入手来创设情境,例如:一家电信公司对手机的每月话费采取了二种计费情况:第一种方式:月租30元,再以每分钟0.1元收费。第二种方式:,每分钟0.2元收费,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很容易想到利用方程
3、解决。请一位已完成了的同学把你的解法在黑板上展示一下。问:1,通话多长时间二种方式计费一样?2,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方式合算?,很容易想到用方程来解决,解:设当通话为X分钟时,二种方式计费一样,由题意可列方程得:30+0.1X﹦0.2X,解得:X﹦300,答:当通话为300分钟时二种方式计费一样多。从而非常自然的打开了学生猜想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2.从故事入手巧设情境精彩的故事引人入胜,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就会产生疑问,提出自己的猜想.例如在何种情况
4、下用何种方式才更合算呢?也就是更省钱呢?,学生很容易就产生这样的疑问在何种情况下用何种方式才更省钱,呢?猜想自然而然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从多媒体技术入手巧设情境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声形再现、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教学过程、微观、宏观世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调动多种器官的参与,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开一个好头.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
5、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式的进行学习,学生除了听还是听,根本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们的好奇心受到了压制,很多想法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学生往往不敢猜,一方面由于他们习惯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怕自己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因此,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自主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学生多用商量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允许学生异想天开,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消除学
6、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猜想。三、给予方法,诱发兴趣.在上题中,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方式合算呢?一种情况认为第二种方式好,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每月通话的时间不会太长,一般情况下也就200分钟,第一种方式计费:30﹢0.1×200﹦50(元),第二种方式计费:0.2×200﹦40(元),因为50>40,所以第二种方式计合算,另一种情况认为第一种方式好,其中有一位同学说:“我爸他每月电话很多,通话时间也很长远远超过300分钟因为他是做生意的,每月至少通话500分钟”大家看:第一种方式计费:30﹢0.1×
7、500﹦80(元),第二种方式计费:0.2×500﹦100(元)因为100>80,所以第一种方式好师以上两组讨论的都很好,想的也都很到位但到底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方式合算呢?结合实际,增强兴趣色彩、感悟过程体验乐趣。在上面的问题中到底什么情况用哪一种方式合算呢?请请同学们谈谈你的见解,经过讨论得出结果,当通话时间为300分钟时,两种计费一样多,当通话时间少于300分钟时,第二种方式合算,当通话时间超过300分钟时,第一种方式合算。因此,在充话费时要根据自己的通话时间长短而定。运用结果发展创新。同
8、学们能不能用一次函数图象来展示一下呢?在科学探究中还有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观察分析法、因果判断法、概括外推法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探究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客观事实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总之,兴趣是学生学好科学的一种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归纳及直觉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作为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