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古诗赏析复习导学案.doc

八上古诗赏析复习导学案.doc

ID:61651018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6

八上古诗赏析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八上古诗赏析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八上古诗赏析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上古诗赏析复习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上诗歌赏析导学案复习目标:1、明确八上古诗赏析考试出题特点。2、梳理八上古诗赏析要点。3、强化识记八上古诗赏析要点。复习难点:强化背诵知识要点。实施流程:一、主动自学部分自学处理:复习过往试题,并就试题来源、答案来源、诗歌赏析考察点作探究。(一)试题再现:第一组:1、2010-2011学年襄阳市八上期末测试题:阅读《春望》,做题:诗歌一二句写望中所见,其中“”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答案:破深)说说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的理解。(课后练习题)(答案:仿佛花也

2、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运用拟人,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出了诗人感伤或感时伤世之情。)2、2011-2012学年襄阳市八上期末测试题:阅读《渡荆门送别》,做题:这首诗的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答案:思乡之情)“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课后练习题)(答案: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而去。)3、2012-2

3、013学年襄阳市八上期末测试题:阅读《归园田居》,做题:“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课后练习题)(答案: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二)试题再现:第二组:1、2013-2014学年三十四中八上第一单元测试题:阅读《望岳》,做题: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的形象。(答案:遮天蔽日或高

4、大雄伟)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答案:将来定要登上泰山顶峰,那时再俯视众山,就觉得它们很渺小。这两句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2013-2014学年三十四中八上第一次月考试题:阅读《望岳》,做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作者所见,“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答案:近望神奇秀丽)品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答案:只有不怕困难,敢

5、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取得事业或人生辉煌。)3、2013-2014学年三十四中八上期中考试试题:阅读《春望》,做题:颈联队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的强烈思念。(答案:抵万金妻子儿女)4、2013-2014学年三十四中八上第三次月考试题:阅读《渡荆门送别》,做题: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一气呵成。结句抒发了诗人之情。(答案:叙事)诗中景有灵动之感。请赏析“月天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景诗句。(答案:诗句描绘了两幅美丽画面:一是水中映月图,

6、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二是天边云霞图,黄昏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变幻多姿。)(三)我的探究结果:试题来源:答案来源:诗歌赏析考察点:二、有效互动部分1、阅读杜甫《望岳》,做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望岳

7、悬想将来的。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形象。首联写远望,借齐鲁两地来泰山那拔地而起、的形象,即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第二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两句有虚有实,其中“”一句是虚笔,“”一句是实写。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望所见。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是化用孔子的名言:“”,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2、阅读杜甫《春望》,做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

8、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感人至深。首联切题,写望中所见。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的感情。尾联诗人由“白头”而又稀疏到“”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所致。诗的前四句,都统在“”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