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与演潜.doc

群落的结构与演潜.doc

ID:61636205

大小:68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4

群落的结构与演潜.doc_第1页
群落的结构与演潜.doc_第2页
群落的结构与演潜.doc_第3页
群落的结构与演潜.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群落的结构与演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种群的结构和演替》导学案编写人:叶龙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4.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二、学习重点: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学习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三、自主学习(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集合。2、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特征)(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2)关系。(3)群落的演替。(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6)群落的和

2、边界。3.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群落的物种组成衡量指标是丰富度,组成群落的_________越多,其_________越高;反之,丰富度越低。思考:1.种群与生物群落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又分别包括哪些内容?2.群落研究的内容有哪些?4.种间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是捕食还是竞争关系?为什么?2.完成下列图表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

3、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5.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2)水平

4、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分布。(二)、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代替的过程。2.类型(1)初生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或其他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弃耕农田、火灾后草原、过量砍伐森林。3.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思考:群落演替的过程是否是群落中的生物发生完全变化的过程?(三)、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材

5、料:土壤中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________起重要的辅助作用。探究问题: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还可以考虑在不同时间(如白天与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土层)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探究过程:(1)准备:①制作________。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轻盈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用于________法或________法进行调查,常采用________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②记录。记录调查地点的__________

6、____和____________的主要情况。(2)取样: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制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罐子一起托出,将罐子中的土倒入________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3)采集小动物:采集体形较大的动物;①用;②法;放在瓷盆内,挑拣动物。采集体形较小的动物:可以用______________采集。(4)观察和分类①可借助有关的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分类。②观察:体型大,直接识别;体型小,。(5

7、)统计和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二是。四、巩固练习1.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2.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数量上占优势B.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C.池塘中鲫鱼种群的种群D.池塘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3.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B.群落的气候条件C.群落的物种组成 D.群落的生物数量4..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草原,

8、主要原因是因为森林中的植物群体A.数量多 B.植株高大 C.具有水平结构  D.分层现象明显5.下列各组生物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菟丝子和大豆 B.细菌和噬菌体 C.山羊和青草 D.水稻和稗草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重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 食物B.温度 光照C.湿度 温度D.光照 食物7.下面的图中A、B代表两种单独生存的不同生物,C代表共同的生活条件。下列3图中依次代表的生物之间的关系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