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对比分析题2.doc

诗歌鉴赏之对比分析题2.doc

ID:61629680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4

诗歌鉴赏之对比分析题2.doc_第1页
诗歌鉴赏之对比分析题2.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对比分析题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对比分析题[题例]2012年浙江卷:阅读两首诗,完成下面题目。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唐)钱珝(金)元好问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难点分析]古诗对比分析题,就是辨别异同,知同辨异。单一的知识点比较,像第一问,是相对简单的;但综合性的比较考查,难度就增加了不少,像第二问,表面看是单考表现手法,其实要求对手法作分析,不仅要求读懂每一

2、句诗,能整体把握两首诗各自的诗情诗意,还要求深层次审视有关手法分别是如何使用的,使用的效果又如何。所以作答起来,得分率往往不高。一是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含意,尤其是平常对“芭蕉”和“海棠”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二是对两首诗的手法难以全面理解清楚,容易注意一种而忽略其余;三是难以准确理解题目中的隐性要求,也就是说“分析”究竟包含哪些内容,需要内心亮堂;四是难以用古诗鉴赏的名词术语回答问题;五是答题时,对问题难作辩证分析,不能全面考虑和分项规范答题。总之,解答此类试题,难在理解,难在分析,难在感悟。[技巧指导]关于手法的对比分析,首先要辨得出手法,手法不明,就无从

3、下笔了。日常训练中,我们肯定会对诗歌基本手法及其特征作全面的总结归类,这是基础功夫。但在考试过程中,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变成临门一脚的点射能力,则还需认识手法理解的本质问题,做到能辨会辨。本质是什么呢?比如,这两首诗的诗题“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用了手法没有?当然没有,因为一是说芭蕉未打开,一是说和孩子们看未开的海棠写了一首诗,都是直言其事。当然,也有把直言称作赋或直抒胸臆的,但这只存在于构成排比,即古人所说的“铺陈”以及直接抒发感情,如“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等情况下。也就是说,只是把写作对象的某一内容直接说清楚说明白,就像只是把脸洗干净不着一妆

4、,就不存在手法问题。因此,在解诗歌手法的时候,就是看每一句话写的对象内容是什么,是不是直说,不是直说的话,用了什么妆点的婉曲手段,这份手段就是手法。以这两首诗为例。“冷烛无烟绿蜡干”一句说的是绿色的蜡烛没点燃没有烟也没有液态的烛油,如果这句话写的就是蜡烛,那么属于直言,就无手法可言,但它实际写的是未展开的芭蕉,就用了婉曲手段——比喻。“芳心犹卷怯春寒”一句中“芳心”一词,大家都知道是专用于写女性的,用来写芭蕉,这就是“移用”的手法,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赋予芭蕉人格,是拟人。“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两句,单看都是直言,不存在手法问题,不过合在一起,就有了婉曲

5、,是以重重绿衬托小蕾深藏不轻易吐露之美。像这种单看没有,合看才有的,一般为排比、反复、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几类,要特别注意。手法是为了使表达有滋有味,而采用婉曲以妆点。所以分析手法时,最简捷的做法就是和直言相比照,而引发思考。对于分析题,光明确具体手法是不够的,作答时既要注意各种手法的固有的共性作用,又要注意在具体诗句中的针对作用。参详答案。[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

6、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湖北省通山一中阮长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