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11058
大小:66.5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3
《试比较刘咸炘和梁启超的辑佚学思想.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比较刘咸炘和梁启超的辑佚学思想摘要在辑佚学理论研究早期,梁启超、刘咸炘成绩斐然,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着作中对辑佚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历程、辑佚的材料、辑佚优劣的评判以及辑佚的价值等做了系统的宏观阐述,刘咸炘则在此基础上对辑佚做了较为细致的探微性研究,二人成就各有建树,试对其辑佚学思想做比较研究。关键词刘咸炘梁启超辑佚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3-31刘咸炘(1896—1932),字鉴泉,别号宥斋,四川双流人,生于乱世,一生未出四川,潜心治学,虽偏安西南一隅,思想世界却极广博,留下约800万字的着述,涉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诸多领域,在史
2、学、哲学、文学、文献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先后担任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着述收录在《推十书》中。但他“寡交游”,淡泊名利,加之英年早逝,直到近世学术成就才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被评为“天才学者”。梁启超更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在诸多领域都有显着成果,着述颇丰,在文献学领域颇有建树,对辑佚做了宏观的理论探究,为辑佚学理论的构建做出了重大贡献。清代乾嘉考据学风盛行,对古典文献学的研究也达到了高峰,辑佚学作为文献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清末的最后十年也逐渐被重视,进入系统研究的阶段。梁启超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学者,在文献学领域颇有建树,对辑佚做了宏观的理论探究,梁启超关于辑佚学的论述见于《中国
3、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着作中,对清代文献学成果进行了总结,其中《辑佚一、辑佚的产生及发展中国古籍文献由于自然淘汰和天灾人祸,从周、秦开始不断散佚,书籍大量散亡,典籍的散佚给文化带来了巨大损失,辑佚伴随着文献亡佚而出现,宋代以来辑佚活动开始活跃,清代在考据学影响下达到鼎盛,辑佚成果层出不穷,功绩卓着。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阐述到:“时代愈远,则史料遗失愈多”[1]44,“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44,“思想行事而留痕者本已不多,所留之痕,又未必皆有史料的价值。有价值而留痕者,其丧失之也极易”[1]44。而研究史学史料为最重要之依据,在这
4、种情况下,梁启超认为“书籍递嬗散亡,好学之士,每读前代着录,按索不获,深致慨惜,于是乎有辑佚之业”[2]333。秦始皇焚书坑儒使中国典籍遭到第一次大规模毁灭,“辑佚之举,本起于汉学家之治经”,西汉立国后一直注重散佚之书的探访寻求,但此时搜集佚书的治学活动大多是在感性经验指导下进行的,梁启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辑佚产生在宋代,“最初从事于此者为宋之王应麟,辑有《三家诗考》《周易郑氏注》各一卷,附刻《玉海》中,传于今”[2]313,这是流传下来最早、最纯正的辑佚书,并且对以后的辑佚有重要影响。“明中叶后,文士喜摭拾僻书奇字以炫博,至有造伪书以欺人者,时则有孙瑴辑《古微书》,专搜罗纬书佚文,然而
5、范围既隘,体例亦复未善”[2]313,“自清乾隆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逸书多种,尔后辑佚之风大盛。”[3]62清代辑佚名家辈出,成果颇丰,几千种图书被辑佚出来,给后世留下了丰厚遗产,但关于辑佚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直到近代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辑佚学理论研究。刘咸炘对于辑佚的产生亦认为自古及今,“书之不能无佚,势也”,[4]270然“着录者,所以保全书籍也,故必先议藏与求”[4]268,所以图书的收藏和访求对图书的流传很有裨益,“收拾散亡,乃有求书之法”[4]270。因此,就辑佚原因来看,二者都认识到书籍的亡佚在历史发展中是经常发生的,书厄在所难免,而图籍散亡给文化发展造成的
6、巨大损失,促使辑佚之学兴起。梁启超作为早期研究“辑佚”的学者,对辑佚发展历程做了概述性的探讨,为刘咸炘等学者继续探究订立了框架。二、辑佚的材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