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王夫之孟学研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夫之孟学研究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和经学家,以其精审的治学风格传之后世。谈及王夫之的学术成就,便不得不说到他的“四书”研究,其主要著作有《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四书考异》、《四书稗疏》和《四书笺解》五部,总计约一百万字,其中有关《孟子》的内容占据一半以上篇幅,由此可知,《孟子》研究当是王夫之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王夫之的孟学研究,最显著的特色在于义理、考据、辞章兼修。三者之中又以义理见长,笔者在论及王夫之《孟子》义理学时,分人性论、理气论、理欲观和仁政论四方面进行讨论。王夫之的人性论主要阐释其“天之气无有不善,故人之性无有不善”的观点和“继善成性”、“习与性成
2、”、“性日生日成”的动态人性论,他对前人性善、性恶和性无善无恶的静止的人性论观点提出了质疑,从而将人性论的辨析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最终将“善”的重点归结为“诚”;在理气关系上,王夫之继承了张载的“气一元论”,并发展成“气本论”,即“气”才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包括人性也是受之于天之气,“理”只是运行规则,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理欲关系上,王夫之对朱熹的观点进行了扬弃,提出天理寓于人欲、天理即人欲和天理人欲相互节制三种观点,尤其在天理人欲相互节制方面,王夫之继承并发展了朱熹的观点;在仁政论中,王夫之重视仁术的实际施行,而不空谈“民贵君轻”,且创造性的提出要正确看待王之大欲和施仁政之间
3、的关系,只要运用得当,王扩充疆土的大欲也可以是推行仁政的动力。王夫之《孟子》考据学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其多通过辨析前人观点进而为自己立论,故笔者将其称为“辩驳性考证”;二是考据为义理服务,这主要体现在对字词含义的考证上,诸如“暴其气”的“暴”字,王夫之最终落脚在“理气说”上,而“推恩足以保四海”的“推”字,王夫之最终落脚在“仁政论”上。除特点外,比之阎若璩《四书释地》、焦循《孟子正义》等《孟子》考据著作,王夫之的考据存在稍显简略、不成系统、部分考证有待商榷等问题。王夫之《孟子》辞章学多从大处着手,也有标明句读等细微之处,其中以分析篇章结构最为精彩,将《孟子》行文布局结构一一拆解,呈现
4、在读者面前,除此之外,王夫之还论及孟子善用比喻等修辞和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以及其“分别破之”、“引君入瓮”与“强辩善喻”的论辩艺术。彩彩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