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80757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02
《伤仲永练习题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伤仲永练习题答案1.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答: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既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3.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答:“伤”是“哀伤”“感伤”之义。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个“神童”。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可“伤”之道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本
2、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诗,唯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真正成才。4.你怎样理解文中的“泯然众人矣”?答:“泯然众人矣”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意溢于言表,发人深省。再过七年以后,是方仲永的第三个阶段,才能衰竭,成为了普通人5.作者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答: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二、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邑人___扳___环谒___泯然___2.解释加点的词⑴.世隶耕()⑵.未尝
3、识书具()⑶.借旁近与之()⑷.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⑸.稍稍宾客其父()⑹.余闻之也久()⑺.从先人在家()⑻.受之天也()⑼.卒之为众人()⑽.今夫不受之天()⑾.泯然众人矣()⑿.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⒀.称前世之闻()⒁.父异焉()3.解释下列多义词。父利其然也()贤于材人远也()A、然B、于于舅家见之()泯然众人矣()环谒于邑人()4.翻译下列句子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译:。B.父利其然也。译:。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译:。D.邑人奇之译:。E.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译:。F: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5.填空《伤仲永》的作者是_代的王安五。他字_,号_,
4、是杰出的_家、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6.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A、借旁近/与之B、金溪民/方仲永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7.课内语段阅读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⑴.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⑵.解释词语。①传一乡秀才观之______ ②指物作诗立就______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 ④或以钱币乞之______⑶.翻译下
5、列句子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⑷.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⑸.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⑹.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⑺.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⑻.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⑼.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基础巩固2.⑴.属于⑵.曾经⑶.给⑷.完成⑸.名词用作动词,意思以宾客之礼相待⑹.语气助词,表停顿⑺.跟随⑻.承受⑼.最后⑽.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⑾完全⑿牵、引;拜访⒀相当⒁对……感到诧异3.A这……的样子B比在到4.略5.北宋;介甫;半山;政治;
6、文学6.D7.⑴.“扳”通“攀”,pān,牵,引⑵.①观看,观赏。②完成。③文采和道理④有人⑶.略。⑷.“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⑹.表明其家庭绝无诗礼的熏陶。⑺.如①忽啼求之②即书诗四句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⑻.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⑼.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木兰诗练习题木兰诗一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二·课文分析1用一句话概
7、括木兰诗的主要内容:(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2概括木兰诗的具体内容 1(替父从军)2(征战沙场)3(凯旋归朝)4(建工受封)5、(辞官还乡)3·用课文的原句概括《木兰诗》的具体内容1(替爷征)2(辞爷娘)3(赴戎机)4(见天子)5(还故乡)4·第三四段的作用:第三段写踏上征途,渲染悲凉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第四段写征战沙场,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