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观察记录的好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察记录的好处1、观察记录,为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 首先,教师通过为幼儿观察记录”,可以了解到幼儿的生活习惯、思维特点、特长爱好、性格、能力以及弱点等,从而掌握幼儿发展状况,以及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发展变化信息。这样有利于教师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其次,通过“档案”的整个建立过程,能够记得每一个孩子,加深了对每个幼儿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幼儿,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收集幼儿美术作品时发现有一个幼儿绘画技能不错,但是上色时整幅画都是用黑色的,于是引起了教师的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的
2、观察和家访了解到该幼儿有比严重的心理压力,于是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适时调整了教育策略,对该幼儿进行疏导,现在该幼儿已经能选择其他颜色画画了。 2、为幼儿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 对幼儿点滴进步记录、各种活动区角,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游戏学习。例如:大班有位小朋友,集体活动时从不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如果一定要他在集面前说话,那他一定会不知所措,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有时还会哭鼻子。教师通过观察却发现,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和别人一样,非常开心,讲话的声音也很响亮。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教师觉得孩子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题材
3、应该是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就有意识地创设情景,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收集各类能真实反映他学习状况、学习特色、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集体、小组活动,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表现自己的想法,树立他在学习上的信心、成就感和表现欲。 观察是一切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手段,但是有效的观察并不仅限于会看——按照什么样的结构、角度和方式去看,还要求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和记录工具。后者相对地独立于观察的过程,具有自身内在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具有特定的类型和结构,并且反过来对观察过程产生多方面的反作用。 一、观察记录的性
4、质和意义 就教师局部的行为而言,有些观察显然是不需要做记录的——如果教师的观察是为了眼下的判断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学行动的话。而就教师全部的教学行为而言,从有意识的程度来排列,则是从无观察的教学行为、以观察为基础但无记录的教学行为,最后到以有记录的观察乃至以系统的长期观察记录为基础的教学行为。 所以,从这个序列上来看,要建立教学活动的规范和科学的充分依据,仅仅知道要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合适的记录工具的观察,就像没有反思和计划的教学一样,很难保证有切实的进步。 (一)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5、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记录还有一个朝后看的目的,这就是,记录是为了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从功能上来看,它作为观察和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存在。教师的全部记录文本可以保存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但是记录内容本身是没有任何独立性的。如果一种行为和现象被记录下来之后,这些记录不在当时和以后得到利用、分析、整理,并从中获得
6、有关启示,那么之前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由于记录本身的特点,是形成物质的、静止的文件,不是稍纵即逝的场景和观念,也不是某种用于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复利用,当然也就可以跳出单纯的教学流程之外,被派作别的用途,比如用于研究,用来和家长交流或进行汇报,用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以及各种评价或评比活动。 (二)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 当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的时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发的情况。但是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成的灵活性,并不完全是计划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计划为基础、为根据的
7、,或者有时候是作为计划的补充。同样道理,当我们说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时,并不排除少数情况下临时偶发的、或者某些一次性的记录,并且有些不成熟的计划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三)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有规律的记录和良好的记录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产生许多附带的、有时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书面的记录比大脑
8、的记忆,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更有保证,更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2、书面的记录可以进一步加深大脑的记忆。 3、记录是对现象进行重新整理、在意识中进行澄清和思考的过程。对于教师的记录而言,这个思考的过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可以增进和加深教师对于幼儿当前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