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71938
大小:1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1
《浅谈小学音乐课的律动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音乐课的律动教学律动又称作音乐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以有韵律的身体动作或姿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它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良好途径。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和智力开发起着重大的作用,有促进学生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习音乐奠定基础,也为课堂增添色彩。一、律动教学符合学生的性格特征每个孩子天生都喜欢音乐,律动教学可以唤醒孩子最原本的音乐感觉。音乐内部所蕴含的各种运动,快慢、强弱、高低、长短、紧张与平静、欢乐与悲伤,这些都可以用律动来表达。小学生正处在对外部事物,特别是对音响刺激的敏感期,认识、理解事物带有明显的捕捉性
2、,喜欢与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在律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被重视,有利于挖掘学生与生俱来的最原始、最自然的音乐感受。律动是一种运动感和音乐感之间的连结。在律动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表现音乐的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及情绪变化的节律,这种音乐伴奏下的身体大肌肉动作,是一种自然、放松状态下的身体律动,这种身体的律动充满了分明的节律和音乐的动感之美。二、律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音乐律动是以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肢体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学生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如:在演唱歌曲《快乐宝贝》时
3、,根据歌词“跟着我叫、跟着我闹、动一动脑、蹦蹦跳跳”设计律动,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普遍受到学生欢迎和喜爱的一种音乐活动。由于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控制能力不强、好动,如果以音乐律动作为导入不仅可以揭示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抛砖引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绪,调整课堂秩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律动可以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编排动作,弥补教学上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还可以对一些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进行渗透教学。我们都知道,每个班都有一部分学生比较胆小、害羞,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或回答问题声音很小。针对这部分学生,我设计了
4、一个非常简单又很有动感的律动《点点踏踏舞》,在这个律动中,师生一起边按节奏念歌词边做点踏的动作,边唱歌词边做动动脚、转一圈、跳一跳的简单动作。这样师生多方位互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表现,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通过教师的鼓励,他们会在律动中找到真我,觉得参与真好,我要表演。久而久之,他们就自信了、开朗了、活泼了。三、律动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及乐感律动可分为固定律动和即兴律动,在教学时可灵活将它们有机地穿插于其中。这样学生便可以更直接更形象地体验音乐中的节奏、节拍、时值、强弱和音色等音乐要素,使学生在普通教育中能够牢固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具备多方面的基本音乐能力。人天生就具
5、有一定的节奏感,在律动教学中利用人体动作来感受节奏、节拍、表现音乐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情绪的起伏、行进而摇晃身体。不会走路的娃娃听到音乐时也会兴奋不已、手舞足蹈,虽然动作不够完美、节拍也不一定对得上,但这就是人体对音乐的最初反应,以此表达人们对音乐的最初感受。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并表现出来,我设计了最原始的身体训练,分别为:点头、摇头、拍手、跺脚、走、跑、跳跃、摇一摇、造型等。其中走、跑可以培养学生的节拍感。通过变换行进的速度、走的姿势,如快速、慢速,小步、大步,前脚尖、后脚跟走;强劲有力的走,轻轻地走等,来感受音乐要素的快慢、强弱。旋转、跳
6、跃、摇一摇可用于三拍子活泼、速度稍快或优美的音乐。在休止处拍手,了解休止的含义。摆出各种造型姿势来表达音乐的意义和情绪。此外还有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如:猫、狗、兔子、公鸡、老虎、蛇、大象等,根据这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律动来感受音乐的各种元素。律动教学既满足学生心理上对音乐有所感受,更从生理上使整个身体都参与到音乐的节奏、节拍、呼吸和情绪的起伏中来。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音乐的感知能力。四、律动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气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音乐课一般比语文、数学课少,大多数安排在最后一节授课。这时候的学生已经处于疲劳状态。如果直接开始上课,学生很难进入状态,不利于教学的进行。根据巴普洛夫“条件
7、论”,课前可安排一些与本课有联系的律动,如:在教唱歌曲《可爱的家》时,先安排学生做手语律动《让爱住我家》,学生既理解家的含义,又刺激了学生的大脑,使学生的音乐细胞被激活,便能很快进入到音乐的氛围中,为上好音乐课做好铺垫。这仅仅只是一个律动导入,由于学生的注意力短暂、生性又活泼好动。如果在感受歌曲、学习歌曲、表现歌曲的各个环节中适当的加入律动,使课堂动静相结合,学生既没有时间沉默,好动的欲望又得到满足。如:欣赏《紫竹调》时,学生可以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