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燃烧》说课稿.docx

《趣味燃烧》说课稿.docx

ID:61535322

大小:67.7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25

《趣味燃烧》说课稿.docx_第1页
《趣味燃烧》说课稿.docx_第2页
《趣味燃烧》说课稿.docx_第3页
《趣味燃烧》说课稿.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趣味燃烧》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趣味燃烧》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来自扬州市市翠岗中学的刘春梅,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趣味燃烧》,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这节课。一、实验教学目标本节课位于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如何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通过实验呈现出来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启蒙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化学的实践性、探究性、技能性有进一步的体验。在学习氧气性质时,学生对燃烧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应更加关注学生面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来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这

2、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确立了以下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实验深度理解燃烧发生的条件,培养学生认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素养。2.用讲授法讲解相关化学知识以解释生活中某些燃烧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二、实验方案设计本节课共设计了4个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首先提出问题洗手液能不能燃烧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检验一下。(1)“可燃的洗手液”实验,将普通洗手液和免洗洗手液分别点燃,免洗洗手液燃烧

3、起来,而普通洗手液没有燃烧,以探究燃烧需要物质具有可燃性这一条件。是不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就一定能燃烧呢?进而引出第二个实验(2)将“烧不坏的手绢”改进为“烧不坏的纸船”,燃烧发生了,为什么纸却没有变化?激发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对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的认识。使物质温度达到着火点除了点燃还有其他方式,比如我们用电池来生火。(3)“电池火柴”,利用钢丝棉导电引发短路,瞬间释放大量热,使空气中的钢丝棉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起来。以上三个实验都是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在水下也能燃烧吗?进而引入实验(4)“可乐烟花”

4、,这个实验没有与氧气接触,第1页为什么也能实现燃烧呢?可乐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为什么没灭火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是因为仍然具备燃烧的条件,其中助燃剂是烟花棒中的硝酸钡,利用多支烟花棒捆绑防止受潮进而热量聚集在可乐中得以维持达到着火点所需的温度。实验操作要领及实验数据处理1.可燃的洗手液在燃烧匙中加入几滴普通洗手液,点燃,发现普通洗手液无明显变化。在燃烧匙中加入几滴免洗洗手液,点燃,发现洗手液剧烈燃烧。(若火焰颜色较淡,不易看出燃烧情况的话,可用一张纸来证明燃烧情况。)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现象,了解免洗洗

5、手液中含有可燃成分,得出燃烧需要物质具有可燃性这一条件。进一步思考:为何可以免洗?其中添加的可燃性成分还有着怎样的作用?从而认识到免洗洗手液的使用注意事项。该实验创新点是生活化,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进而指导生活。2.“烧不坏的纸船”首先向水槽中加入适量水,滴入数滴洗洁精,搅拌均匀。将打火机内充入的丁烷气体浸入水槽,当水槽中产生的泡沫达到一定量后,用左手掌舀起适量的泡沫,手移离水槽一段距离,用打火枪机点燃左手上的泡沫,泡沫即被点燃,但手毫发无损。将手改为一张纸,将泡沫放在纸上引燃,大火下面纸不会引燃,

6、引导学生讨论,与书上烧不坏手娟的原因相同,泡沫燃烧释放的热量不能使温度达到纸的着火点。该实验最大的创新点是趣味性特强,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极大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提升实验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记忆深刻;且该改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只要有泡沫就可以反复实验,且实验安全、成功率高。3.电池“火柴”这个实验的问题首先是钢丝可以燃烧吗?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吗?生活中若没有火源来引火,用电池可以吗?为什么?使问题聚焦,将注意力引导到燃烧的第2页条件上。取一块钢丝棉放在桌上,用电池轻轻接触钢丝棉,钢丝棉迅速燃烧起来。该实验创

7、新点是与物理学科紧密联系,同时也促进学生对燃烧的更深刻的认识。4.可乐烟花取三个烟火棒,用透明胶带粘起来,点燃后放入可乐中,烟花棒继续燃烧,且可乐瓶产生喷泉。引发思考:喷泉的产生说明了什么?若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且产生大量气体则会如何?联系生活中加油站、面粉厂为什么杜绝一切火种。该实验创新点是联系生活,应用性强。三、实验教学评价一、教学设计亮点之处:1、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趣味性强,参与度高,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3、实验安全,成功率高。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第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