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空气知识点梳理.docx

中考化学空气知识点梳理.docx

ID:61533060

大小:68.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2-25

中考化学空气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中考化学空气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中考化学空气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中考化学空气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中考化学空气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空气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中考化学空气知识点梳理一、空气成分的发现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2、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拉瓦锡是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3、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发现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极不活泼的气体—氩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足量的红磷与容器内氧气反应,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燃烧结束时,温度降至室

2、温时,瓶内气压减小,如果打开与外界相连的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强作用下,流入密闭容器内,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实验装置:Ⅰ)、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弹簧夹。Ⅱ)、药品:红磷、水。3、实验步骤:Ⅰ)、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第1页Ⅱ)、连接装置。Ⅲ)、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Ⅴ)、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内。Ⅵ)、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4、实验现象:产生大量浓厚的白烟(白烟是五氧化二磷的小颗粒),放出大量的热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5、实验成

3、功的关键:Ⅰ)、红磷要过量Ⅱ)、装置必须密封Ⅲ)、导管内先注满水Ⅳ)、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6、实验分析与结论: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极易溶于水,不占气体体积,磷的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氧气,冷却后,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的水约是集气瓶内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7、讨论与思考Ⅰ)、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如果红磷的量-1-第2页不足,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还是偏小?红磷过量,燃烧时才能比较完全地消耗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但不能完全消耗,因为氧气含量低时,红磷在这样的条件下不能继续燃

4、烧,所以红磷熄灭后,瓶内仍有少量残余的氧气。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原剩余空气体积的1/5,导致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Ⅱ)、装置气密性不好,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还是偏小?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小,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Ⅲ)、导管事先未注满水,会引起测量结果如何改变?导管未注满水,燃烧冷却后,进入的水有一部分存在于导管中,所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少,故氧气的体积减少,测量结果偏低。Ⅳ)、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测量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5、?因为温度较高时,气体压强较大,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引起测量结果偏低。Ⅴ)、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生成的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是气体),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加大;而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瓶内空气的体积几乎不会第3页变化,因而集气瓶内水面不会上升。也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原因是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固体,使测得结果偏大。Ⅵ)、该实验选择可燃物的条件:①、该物质在空气中就能燃烧②、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为固体Ⅶ)、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氧气体积分数﹤21%):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不好③、未冷却室温就打开止

6、水夹Ⅷ)、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氧气体积分数﹥21%):①、点燃红磷在插入集气瓶时赶走了瓶里部分空气②、点燃红磷前未夹紧止水夹,使瓶里空气沿导管跑出③、选用了能与氮气反应的物质如镁条。-2-自己的化学符号(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化学符号(化学式)。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的性质和用途Ⅰ)、N2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得略小Ⅱ)、N2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供第4页给呼吸,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反应,如:合成氨、制氮肥、生物固氮等。Ⅲ)、N2用途:①是制氮肥和硝酸的重要原料。②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

7、用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③医疗上用液氮治疗一些皮肤病和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2、稀有气体:Ⅰ)、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的总称,是混合物。Ⅱ)、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Ⅲ)、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曾被称为惰性气体。Ⅳ)、用途①保护气,如焊接金属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等。②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③用于激光技术④氦气可做冷却剂⑤氙气可作麻醉剂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措施Ⅰ)、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第5页酸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