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导学案).doc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

ID:61503525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7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_第1页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_第2页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_第3页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_第4页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方山子传》导学案(一)【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一课时,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初读课文,重在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重点、难点】1.能够按字面意思直译古文。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能够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2.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预习案一、作者介绍:苏轼(

2、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二、写作动机: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

3、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三、预习作业1.自行读熟《方山子传》,疏通文句,弄懂文意,给生字词注音,标示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字及重要句式。2.你认为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人论世 初读课文【我的疑问】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1.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了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2.第三自然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倒叙方山子少年时豪侠之气)

4、3.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明确: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最后作者以光、黄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反衬方山子,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所谓异人的“阳狂”之行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方山子不也正是如此吗?作者以疑似的口吻问他是否见过“阳狂垢污”的异人,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异人。 检测案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探究指导】注意探究总结方法规律。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组长做好总结

5、提升,形成小组意见,再在班内交流。仍未解决的问题一定写下来,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慕:仰慕  B.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C.然终不遇               遇:对待  D.因谓之方山子           因:于是2.对加

6、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 )  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  ③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  ④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3.下列句中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  A.稍壮,折节读书      B.晚乃遁于光、黄间  C.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D.因谓之方山子1.【参考答案】C遇:遇合、机会、好运 2.【参考答案】A①②结构助词的/③表判断、④表肯定语气3.【参考答

7、案】B.【拓展阅读】材料补充:1.乌台诗案: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从苏轼诗里一句两句的挖出来,断章取义地加给苏轼很大的罪名。(1)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是苏轼说自己没有把法律的书读通,所以没法子使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君,结果却被指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2)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东海龙王如果知道皇上体恤民情的一番好意,就把这钱塘江甚至把这东海变成万亩良田,那老百姓不就不去弄潮了。说苏轼是指责兴修水利的措施不对。其实东坡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