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语文教材审美解读门径.doc

研究语文教材审美解读门径.doc

ID:61476084

大小:3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2-02

研究语文教材审美解读门径.doc_第1页
研究语文教材审美解读门径.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研究语文教材审美解读门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究语文教材审美解读门径一、培养学生的“美读能力”从孔夫子开始,我国语文教育就极为重视诗教,所谓“诗言志,歌咏言”。所以,吟咏朗读是提高学生文学审美感受力的传统方法。其要义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本中文学作品声音、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逼、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实现作家、作品和读者三维循环的阅读、写作和审美教学目的。中华民族的语言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入其境、体其味、动其情,受感染熏陶,得到美的享受。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的体验时写了如下文字:“常常高声朗读,朗

2、读时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腔热血都沸腾起来了,特别读到最后‘唯见碧流水’四句,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概,大有低徊往复,依依不舍之意。”而叶圣陶先生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正如两位大家所言,中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我吟诵能力之前,自身可以范读。如笔者在教高一新教材

3、中的《滕王阁序》时,曾刻意突出骈体散文的节奏和旋律及其对偶的特点,进行富有艺术性、音乐性的范读,传达出作者情绪的变化以及对自我身世的感慨,力求使学生受到“四美”(诗意美、形式美、绘画美、音乐美)的感染,深刻体会到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尚情怀。二、培养文学审美的通感通感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指一种修辞方法,也就是个体审美活动中各种感觉的挪移,交互为用。如高中语文教材中常提到的典型案例即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通感的大量运用,由视、听形象转为嗅觉、味觉体验,达到审美的通感,可以使人在审美通感中通过局部感知,把握整体,从虚中见实,实中见虚,强化审美感受,增强审美效果。高中

4、语文教材中不少文学作品,如《老残游记》(节选)、《荷塘月色》都有绝妙的通感描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审美对象,通过有意识的审美定向诱导,使受教育者深入体会其中奥妙,使他们的文学审美通感能力得到应有的培养。三、培养文学审美感情力笔者认为,正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地位的原因,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书中所选的某一作品,其题材来源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创作冲动推动下创作作品的。此外,该作品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个人情感以及社会心理都是要让学生有所了解的。只有真正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才能更容易和作品表现的情感

5、沟通,产生共鸣。其实,高中教材所选的文学名篇除了大量表现人的优美情趣、高尚情操的作品外,还有许多比较冷峻、以再现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如鲁迅的《祝福》和《阿Q正传》等。在这些作品流露出来的哀愤情感中,我们不是可以认识到祥林嫂的人生之可悲,和拥有“精神胜利法”的阿Q精神之可笑与可怜吗?当然,对高中语文学科而言,教学中的实用性和文艺性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对于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来讲,二者是统一的,统一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提高了综合素质。语文学科是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学生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的。语文只有时时奏响高中学生心

6、中的音符,叩击学生敏感的心灵,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才能实现肩负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才能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实现自身美育和情育的统一,实现实用性和文艺性的统一。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