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444948
大小:2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1-31
《吨的认识教学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组别:数学年级:三年级姓名:李明莲单位:临西县摇鞍镇校区时间:2011年04月23日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组别:数学年级:三年级姓名:李明莲单位:临西县摇鞍镇校区时间:2011年04月23日吨的认识教学设摇鞍镇校区李明莲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能力目标: 能正确换算质量单位。情感目标: 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
2、克。教学难点 发现生活中的吨,并能借助其它物体或质量单位描述吨的大小。学习方法: 1.学生以生活为素材--用能感知的物体的重量,运用关联、迁移的方法推算1吨的重量。感知1吨是非常大的质量单位。 2.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去发现学习。教学准备:教学课件,20千克的纯净水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称了体重,你还记得你的体重是多少吗? 生:知道。 师:谁来说说你有多重? 生:90斤 生:48千克。二、生活素材,感知认知 1.联系生活,揭示吨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重,让学生准确的计算出育红小学30名学生的体重,告诉学生1000千克就是一吨,帮助学生建立了对吨的初
3、步感知。 2.事物关联,感悟吨 利用身边的事物,教给学生运用关联、迁移的方法推算感知吨的重量,教会学生认识吨的方法。为学生选择生活素材,让学生在背一背、拎一拎、看一看、说一说的体验活动中推算体会1吨的分量: ⑴背一背: 找几个同学背一背一名30千克的同学,交流感受。展开讨论:如果30名这样的同学都让你背怎么样?帮助学生继续建立对1吨的分量的认知。 ⑵拎一拎: 学生每人拎一拎20千克纯净水感受分量,学生交流拎后的感受。教师追问学生:"1桶水重20千克,那么50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呢?引导学生展开探讨找到1吨的分量。 (3)看一看 课件出示火车、轮船、蓝鲸等用吨做单位的事物,让学生直接感
4、知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是要用吨做单位。 (4)说一说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用到吨的事物。并借此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三、情境问题,应有吨 在巩固练习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趣味乐园"这样的情境 四、拓展延伸,感性升华 明明的日记12月9日星期五晴 早晨我吃了2个100吨的肉包子,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路上看见一辆载满约4千克的卡车。 学生修改之后进行德育教育:"生活中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重量",还教育学生要学习明明善于观察和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五、课后作业:同学们回家以后,就像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物记下来,那就是一篇数
5、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六、板书设计: 吨t 1吨=1000千克1t=1000kg 课堂实录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称了体重,你还记得你的体重是多少吗? 生:知道。 师:谁来说说你有多重? 生:90斤 生:48千克。二、教学"吨" 1.认识吨 师:在一次体检中,育红小学三年级⑴班的30名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测量了一次体重,并制成了统计表,请看(出示),在书上90页,也有一份一模一样的统计表,大家可以打开书看看。同学们最后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他们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 师:下面我们小组来算一算,可以一人算一半,再把结果加起来。大家想想办法,看
6、看怎样才能算的又对又快。 生进行计算活动,师指导合作。 师提示: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一个很巧妙、很简单的方法,所以他们进行的非常快,其他同学你也赶快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大家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呀,可不能当小马虎。 师:好了已经有几组做完了,哪一小组愿意给大家说说你们的算法? 生交流算法,师出示学生答案,生讲解算法 师:刚才我们计算这30名同学的体重是1014千克,那1014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 生:大约1000千克。 师:非常正确。 师板书1000千克,千克用红色笔强调。 师: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板书吨)1000千克也叫1吨,1吨
7、=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1吨等于1000千克。 生读:1吨=1000千克 师:"吨"可以用一个字母"t"来表示,所以也可以这样写。 师板书:1t=1000kg 2.感知"吨" 师:大家想一想育红小学这30名同学的总体重如果用吨做单位怎样说呢? 生:大约是1吨 师:说的非常好,那1吨到底有多重呢?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活动,体验一下,谁愿意参加?(1)背一背 请几位同学到前边背一名体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