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学试卷网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三数学(苏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试卷网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 三数 学 版本: 苏教版 测试范围: 08江苏高考文、理科考试要求内容 命题人姓名: 柳金爱用户名: jin_ailiu命题人工作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蒋华中学说明:选历史方向的考生完成前160分内容,考试时间120分钟,选物理方向的考生除完成160分的内容以外,另做40分附加题,总分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已知A(0,6),B(a,-2
2、)两点间的距离是10,则实数a=▲2.判断命题的真假:▲(填“真或假”)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4.已知全集U=Z,A=,B=,则等于▲5.在三角形ABC中,已知tanA,tanB是方程的两个根,i1Whilei<8ii+2S2*i+3EndWhilePrintSEnd(第6题图)则tanC=▲(用数字作答).6.右边伪代码输出的结果是▲7.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的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出两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和6的概率是▲8.函
3、数的递增区间为▲9.已知复数,且,则的取值范围是▲10.设向量满足,若,则的值是▲。11.若数列成等差数列,且,从第6项开始为正数,则公差d的取值范围是▲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的顶点A(-4,0)和C(4,0),顶点B在椭圆上,则▲13.利用计算器,列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对应值如下表:-1.6-1.4-1.2-1-0.8-0.6-0.4-0.20…0.32980.37890.43520.50.57430.65970.75780.87051…2.561.961.4410.640.360.160
4、.040…若方程有一个根位于区间(a,a+0.4)(a在表格中第一栏里的数据中取值),则a的值为▲.14.已知函数的值域为,函数,,总,使得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二.解答题(本大题共有6题满分90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步骤.)15.(14分)如图:正四棱柱中,,且,(1)求证:该正四棱柱为正方体;(2)若的体积.16.(14分)设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1)若椭圆上的点到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写出椭圆的方程和焦点坐标;(2)设点是(1)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求的最大值.17.(本题满分1
5、5分)已知函数,满足条件:①(1)求的取值范围;(2)若,且,记函数满足条件①的事件为A,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18.(16分)向量,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且.(1)求向量;(2)若,且,其中A、C是的内角,若三角形的内角A、B、C依次成等差数列,试求的取值范围.19.(15分)已知在正项数列中,上,数列项和.(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3)若20.(16分)已知函数,其中为参数,且.(1)当时,判断函数是否有极值;(2)要使函数的极小值大于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3)若对(2)中
6、所求的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参数,函数在区间内都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加试题(满分40分)注意:加试题均为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第3题~第6题为选做题,只要在这四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题的前两题记分.只需完成4道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在某市的一次调研测试中,8道填空题中有4道必做题和4道选做题,某考生按规定做4道必做题和2道选做题.(1)该考生有多少种选题方案?(2)若该考生必做题不放在最后做,他可以选择多少种不同的答题顺序?2.以半径为R的圆中的扇形为一个圆锥的侧面,当圆
7、锥的体积最大时,求此圆锥的底面半径.3.(选修4-5:不等式选讲)用数学归纳法证明:.4.(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设点A的极坐标为(ρ1,θ1)(ρ1≠0,0<θ1<),直线经过A点,且倾斜角为α.(1)证明的极坐标方程是ρsin(θ-α)=ρ1sin(θ1-α);(2)若O点到的最短距离d=ρ1,求θ1与α间的关系.5.(选修4-2:矩阵与变换)已知,,求二阶方阵,使.AOECB(第6题)6.(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已知三棱锥O-ABC的侧棱OA,OB,OC两两垂直,且OA=1,OB
8、=OC=2,E是OC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E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A-BE-C的余弦值.参考答案提示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已知A(0,6),B(a,-2)两点间的距离是10,则实数a=2.判断命题的真假:假(填“真或假”)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4.已知全集U=Z,A=,B=,则等于5.在三角形ABC中,已知tanA,tanB是方程的两个根,i1Whilei<8ii+2S2*i+3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