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430415
大小:207.1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1-29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年级语文下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三部分(6~11):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三部分(12):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研读课文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
3、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本文运用了哪几
4、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1)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列举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作者用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2)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说
5、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屠呦呦通过几十年的夜以继日的不停地实验研究终于提取出了青蒿素。拓展延伸2.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这篇文章,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课堂小结勤学乐思奋发向上一个人只有在早晨开始就努力学习,这一天才不会被浪费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抓住每一分,每一秒
6、,不让他们偷跑掉。同学们,请记住:成功,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珍惜自己的时间,对你自己是有益的。这节课大家的表现都很棒,同学们,我们下节课见!下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