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424630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1-28
《(数学)82(植树问题例2)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阳原县第三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表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4.2-(数学)-8-2-(植树问题例2)课时数1作者及工作单位执教者授课时间2012~2013学年第2学期第周星期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这个单元主要是为了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
2、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
3、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也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为了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
4、测量手段。1、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
5、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的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实验探究、观察理解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媒体(资源)及课件的选择
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都不种”的规律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都不种呢?1.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猜测结果是:可能有几种情况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7、2.独立探究,合作交流。3.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猜测、分析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直接导题,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回归生活,实际应用“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4.做一做。①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②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闪烁:将“
8、一侧”改为“两侧”问:“两侧种树”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会做吗?赶紧做一做。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1.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8÷2=4(段)4—1=3(次)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2.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①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