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在狱咏蝉·骆宾王.doc

读唐诗-在狱咏蝉·骆宾王.doc

ID:61141069

大小:4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1-21

读唐诗-在狱咏蝉·骆宾王.doc_第1页
读唐诗-在狱咏蝉·骆宾王.doc_第2页
读唐诗-在狱咏蝉·骆宾王.doc_第3页
读唐诗-在狱咏蝉·骆宾王.doc_第4页
读唐诗-在狱咏蝉·骆宾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唐诗-在狱咏蝉·骆宾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读唐诗:在狱咏蝉·骆宾王篇一:骆宾王《咏蝉》高考诗歌精读骆宾王《咏蝉》赏析古诗鉴赏12220849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释西陆:西边的大地,这里借指秋天。《隋书·天文志》载“日循黄道东行,??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南冠:楚国的帽子,这里是囚犯的代称。《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挚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2、。玄鬓:飘忽的鬓发,暗喻蝉。古代妇女将鬓发梳为蝉翼之状,称之蝉鬓。1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白头吟: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几个小典故在这首《在狱咏蝉》诗中,骆宾王很巧妙地使用了“一语双关”的修辞法儿。西陆,既指西边,又指秋天。南冠客,既表明被囚于狱中,又交待是南方人。玄鬓影,既说明狱中的困苦生活使得自己的鬓发散长而凌乱,又暗喻自己影也如蝉、命也如蝉。白头吟,既为伤感

3、的曲名,隐指这首《在狱咏蝉》,又保留着本来的头发苍白义。与前面“玄鬓”的黑发义相映衬,表达虽值黑发壮年,内心却早已如白头迟暮一般,幽怨、悲愤、孤苦、苍凉??赏析1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4、。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爱之忱。“白

5、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的品

6、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那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篇二:唐诗《在狱咏蝉》教案在狱咏蝉1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教学目标:1

7、.领会诗句含义,背诵并默写。2.想象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难点:1.感受诗歌的声韵美2.想象并体会本诗夸张的艺术特色教具准备:相关视频及图片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位卑而才高,名响而命蹇。今天要学的这首诗与一般的咏蝉诗不同,全诗借蝉的高洁品行,“寓情于物”,抒发了自己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2.新课学习:(一)相关知识介绍1.板书:写课题1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介绍五言律诗3.介绍“兴“的写作手法

8、4.介绍作者:骆宾王,(约640——约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曾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