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aez模型我国马铃薯产量潜力农作制区划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AEZ模型的我国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蔡承智,HarrijvanVelthuizen,GuentherFischer,等·207·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635(2006)04-0207-05基于AEZ模型的我国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1222蔡承智,HarrijvanVelthuizen,GuentherFischer,SylviaPrieler(1.贵州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4;2.InternationalInstitutef
2、orAppliedSystemsAnalysis,A-2361Laxenburg,Austria)摘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马铃薯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马铃薯的最高产量潜力大约将是目前产量的2~3倍。这对我国马铃薯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关键词:AEZ模型;马铃薯;产量潜力;农作制区划2关于作物产
3、量潜力,学术界已进行了广泛深入将区域划分成每5km的若干单元,求全部单元的[1-5]的研究。马铃薯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加权平均值。将农田划分为雨养田和灌溉田,得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马铃下公式:薯高产育种及栽培一直受到政府、农业科技工作者RlRYl="SijAijYij/"SijAij(2)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为此,研究马铃薯产量潜力ij∈CSZij∈CSZ及高产区域分布,对我国马铃薯布局、马铃薯高产公式(2)中的各项参数为:Y为作物产量潜力育种和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4、t·hm-2),l为作物,R为雨养,i为横向单元序列,j为纵向单元序列,S为雨养面积比例(%),A为耕1材料与方法2地面积(hm)。1.1预测模型IlIYl="SijAijYij/"SijAij(3)本文在我国农作制区划基础上,运用联合国粮ij∈CSZij∈CSZ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公式(3)中的各项参数为:Y为作物产量潜力共同开发的“农业生态区划”(Agro-ecologicalZone,(t·hm-2),l为作物,I为灌溉,i为横向单元序列,简称AEZ)模型,在
5、GIS平台下计算了我国41个j为纵向单元序列,S为灌溉面积比例(%),A为耕农作制亚区的马铃薯生产潜力。地面积(hm2)。AEZ模型的基础是Mitscherlich-Baule的复合CSZ代表农作制中的种植制度分区(Cropping[6]指数方程:SystemsZone)。Y=[(1-e-b1-a1X1)-N]⋯[(1-e-bn-anXn)-N](1)AEZ模型分高投入、中投入、低投入3种情形方程(1)中Y为产量基数,a、b为作物参数,预测我国区域作物生产潜力。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1⋯⋯n为作物产量贡
6、献因子,N为作物产量潜力。国情,决定我国必须走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发展道计算马铃薯的区域生产潜力,是在二维空间中路,因此,选择高投入预测结果。收稿日期:2005-11-081.2预测区域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YSSP)“基于AEZ模型的中国未来在耕作制度区划基础上,根据地缘、农作制及粮食安全的农作制区划分析”;2004年夏季完成于奥地利“国际应[7]社会经济特征差异,刘巽浩等将我国农作制划分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30070451)作者简介:蔡承智(1966-),男
7、,仡佬族,副研究员,博士,为10大区及其41亚区(表1)。分区的最小单元为主要研究“三农”问题。县级区域,即保证县域的完整性,跨越地区及省级·208·中国马铃薯,第20卷,第4期,2006行政边界。由于分区考虑到区域之间农作制特征的为有的省份如内蒙、新疆等大省,境内各地区间农最大相似性,因此在此基础上预测区域马铃薯生产作制特征差异太大,作物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潜力一潜力,比依据省级区域预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致性低,预测结果必然带来很大误差。表1我国农作制分区大区亚区区名1区:东北平原山区半湿润温凉一熟
8、农1.1兴安岭丘陵山地纯林区与山麓岗地温凉作物一熟区林区1.2三江平原温凉作物一熟区1.3松辽平原喜温作物一熟区1.4长白山温和作物一熟农林区1.5辽东滨海平原温暖作物一熟农渔区2区: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灌溉集约2.1环渤海山东半岛浜海外向型二熟农渔区农作区2.2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水浇地二熟区2.3海河低平原缺水水浇地二熟兼旱地一熟区2.4鲁西平原鲁中丘陵水浇地二熟兼一熟区2.5黄淮平原南阳盆地水浇地旱地二熟区2.6汾渭谷地水浇地二熟旱地一熟兼二熟区2.7豫西丘陵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