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材料_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

生物质能源材料_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

ID:9222923

大小:3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3

生物质能源材料_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_第1页
生物质能源材料_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_第2页
生物质能源材料_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_第3页
生物质能源材料_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_第4页
生物质能源材料_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质能源材料_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7卷第5期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Vol.17No.520073生物质能源材料———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112丁文斌王雅鹏徐勇(1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1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趋势,指出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再生性、可储藏性和可替代性、资源丰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优良特性,发展生物质能源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消费压力。通过设定部分调整模型,分析农作物秸秆产量的潜力,探索了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

2、的变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分析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长期关系,指出科技进步和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更多原材料,有利于促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关键词生物质能源;农作物秸秆;部分调整模型;灰色关联分析中图分类号P9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7)05-0084-06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化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同中占14%,至今,世界上仍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以生物质作[6][7]时无节制地开采使地下资源贮量迅速下降,并且大量使为生活能源。杜祥琬2006年预测,可再生性能源到用造成了严重的全球性环

3、境问题。据美国能源部和世界2010年将占到我国能源利用总量的5%到8%,到2020争能源理事会预测,全球石化类能源的可开采年限分别为石取能达到10%到15%,在这些可再生性能源中,生物质能油39年,天然气60年,煤211年,而其分布主要在美国、加源是最有产业化、规模化前景的可再生性能源。因此发展[1]拿大、俄罗斯和中东地区。自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可再生性能源———生物质能源,对于缓解我国能源消费压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逐年上升,目前对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石油进口依赖度已超过1/3,2005年进口依存度已达义。[2][3]42.9%,预计2

4、010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50%,为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国家财政部正在研究[4]2020年将超过60%。其中进口石油中约80%的石油通建立成本分摊机制与风险分摊机制的财税扶持政策,具体[5]过马六甲海峡,90%需要外籍油轮运输。随着我国经济内容包括弹性亏损补贴、原料基地补助、示范补助、税收优[8]建设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耗也很大。1991-2004年,中国惠。生物质能源主要是指利用农作物秸秆、甘蔗、玉米、的石油消费量从1.18亿t增长到2.9亿t,年均增长幅度小麦、甜菜、木薯、马铃薯、棉籽、菜籽、林灌木等农林产品,达7%以上。200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以及畜牧业

5、生产废弃物等提取的能源。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伴随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高能耗,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材料中的一种,具有广阔面对我国石油的相对匮乏,有专家测算,我国石油稳定供的来源。由于农作物秸秆来源于农作物产品,而农作物与给不会超过20年,很可能在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2020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在这种年,就是石油供给丧失平衡的“拐点年”。背景下,研究主要农作物秸秆的蕴含量,有利于开发农作面对能源短缺的制约,一条可选择的途径便是发展生物秸秆高效利用,促进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是人类1研究背景利用最早、最多、最直

6、接的能源,目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而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目前,国内对于生物质能源的研究主要从技术利用,收稿日期:2007-04-19作者简介:丁文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生物质能源。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机制研究(编号:70673027)。武汉市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支撑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062009135-02)资助。·84·丁文斌等:生物质能源材料———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包括生物质气化、液化、致密成型、秸秆发电(马晓茜、何军这个比例小于1。将调整机制转化形式可得:3飞等,2006;贾小黎,丁

7、航,2006;吴祖林、刘静,2005;周肇Yt=δYt+(1-δ)Yt-1(3)秋,马隆龙等,2004);技术标准建设(刘军利,蒋剑春,将(1)式代入变化形式后的调整机制中,得:2006)、国际开发利用扶持政策(国家发改委能源局,2005;Yt=δβ0+δβ1Xt+(1-δ)Yt-1+δμt(4)国家林业局能源办,2006;郑畹,2006;蒋剑春、应浩等,由此得到估计农作物秸秆产量的部分调整模型。其2006;曾麟、王革华,2005;陈晓夫,王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