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

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

ID:15066764

大小:108.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8-01

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_第1页
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_第2页
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_第3页
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_第4页
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2017年10月目录第一部分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11.1东北一熟区11.1.1水稻秸秆全量翻埋还田技术模式11.1.2水稻秸秆半量还田技术模式21.2水旱轮作稻区21.2.1水稻秸秆粉碎地表覆盖还田技术模式21.2.2水稻秸秆粉碎混埋还田技术模式31.2.3水稻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模式41.3双季稻区51.3.1水稻秸秆粉碎混埋还田技术模式51.3.2水稻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模式5第二部分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72.1东北一熟区72.1.1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72.1.2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技术模式

2、82.1.3玉米秸秆碎混还田技术模式92.2黄淮海两熟区92.2.1玉米秸秆粉碎地表覆盖还田技术模式92.2.2玉米秸秆粉碎混埋还田技术模式102.2.3玉米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模式112.3西北一熟区112.3.1粉碎地表覆盖还田技术模式112.3.2整秆地表覆盖还田技术模式122.3.4西北一熟区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模式13第三部分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153.1黄淮海两熟区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地表覆盖还田技术模式153.2西北一熟区153.2.1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混埋还田技术模式153.2.2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模式163.3西南两熟区173.3.1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混埋还田技术

3、模式173.3.2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模式17第四部分大豆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184.1东北一熟区大豆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模式184.2黄淮海两熟区大豆秸秆粉碎地表覆盖还田技术模式18第五部分油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205.1春油菜区205.1.1春油菜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205.1.2春油菜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模式215.2冬油菜区215.2.1冬油菜秸秆粉碎混埋还田技术模式215.2.2冬油菜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模式22第六部分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246.1棉花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模式246.2棉花秸秆粉碎混埋还田技术模式25第一部分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1.1东北一熟区1

4、.1.1水稻秸秆全量翻埋还田技术模式——技术路线。秋季联合收获机收获水稻+稻草粉碎还田(或双轴水田旋耕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秋季耕翻→春季灌水泡田→耙地或埋茬起浆→机械插秧——技术要点。采用带有秸秆粉碎功能的水稻收获机收获水稻,秸秆粉碎后均匀覆盖地表,或用双轴水田旋耕机于秋季水稻收获后适时进行秸秆粉碎作业,粉碎后秸秆均匀覆盖地表。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厘米,残茬高度小于15厘米;采用水田型翻地犁进行耕翻作业,达到扣垡严密、深浅一致、无立垡无回垡、不重耕不漏耕的要求;耕翻深度18~22厘米,秸秆残茬掩埋深度大于10厘米,埋茬起浆平地作业深度达到10厘米以上。——机具配备。带有秸秆粉碎还田

5、装置的水稻联合收获机,不带秸秆粉碎装置的水稻联合收获机应配备双轴水田旋耕机、埋茬起浆机。——适用范围。本技术适用于东北水稻主产区耕层较深厚、地块较大的连片区域,耕层浅薄“漏水”地块慎用。1.1.2水稻秸秆半量还田技术模式25——技术路线。水稻联合收获机收获水稻→秸秆还田→秸秆清理→春季灌水泡田→埋茬起浆平地→机插秧——技术要点。秋季水稻收获后将稻草移除田间,移除量不小于60%;春季灌水泡田,灌水深度没过地表3-5厘米,泡田3-5天;埋茬起浆作业时控制水深在1-3厘米,埋茬起浆作业中控制残茬外露率小于15%;沉淀3-5天后即可进行机插秧作业。——机具配备。水稻联合收获机,埋茬起浆(平地)机。——

6、适用范围。本技术适用于东北全境水稻主产区,尤其适用于积温较高或平原水稻种植区。1.2水旱轮作稻区1.2.1水稻秸秆粉碎地表覆盖还田技术模式——技术路线。水稻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机械播种油菜等作物——技术要点。在收获水稻时,将秸秆直接切碎,并均匀抛洒覆盖于地表;要求:割茬高度≤15厘米,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切断长度合格率≥90%,抛撒均匀度≥80%。——机具配备。配装有秸秆粉碎装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后续作物播种用免耕播种机。——适用范围。本技术适用于灌排水方便、地下水位距地表大于0.5米的田块,且符合后续作物农艺要求,如:油菜、紫云英。1.2.2水稻秸秆粉碎混埋还田技术模式25——技

7、术路线。水稻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旋耕→机械播种后续作物——技术要点(1)在收获水稻时,将秸秆直接切碎,并均匀抛洒覆盖于地表,要求:割茬高度≤15厘米,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切断长度合格率≥90%,抛撒均匀度≥80%。(2)旋耕埋草作业,在旋碎土壤的同时,将地表秸秆旋入土壤中,要求:秸秆覆盖率≥80%,碎土率≥50%,地表平整。同时,施用基肥的田块,可在旋耕埋草作业前,将基肥均匀撒施至地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