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03418
大小:308.4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2
《—考研热降温到名校崇拜升温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8年第10期继续教育研究jixnjiaoyuyanjiu17l考研现象的社会学思考——“考研热降温”到“名校崇拜升温”的反思钱桦(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考研热降温”是社会和个人冷静思考的折射。历经11年的“考研热”。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呈现首次大幅滑落,而在考研降温中名校考研人数热度却依然,同样存在“拥有名校硕士头衔,似乎就有了更高含金量的就业筹码”的倾向。这种现象背后隐藏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又有复杂的个人因素。从社会学视域分析,在现有的政策制约和文化环境下,本文认为角色预期与社会分层从
2、根本上直接推动了这两种现象生成。关键词:考研热;降温;名校崇拜升温;社会学,一、“考研热降温”与“名校崇拜升温”之现状“考研”这个曾经让无数大学生充满希望并付出艰辛努力的“时髦行为”,如今已经不再“热得烫手”,在历经了11年的“考研热”之后,研究生的考生数量出现下滑。2004年报考人数达到94.6万人。比2003年同期报考人数增加11万人,同比增长23%。报考2005年研究生的人数则上升到117.3万人,增幅为24.1%,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到了2007年考研报名人数仅为127.5万,同比只增长了0.5%。而在过去数年里,增长率几乎
3、一直维持在20%以上。今年,各类高校硕士生报考总数为120万人,比2007年减少8.2万人。考研热在降温。(见表1)表12001—2008年考研报名人数但是,虽然考研总体人数下降,名校的竞争程度反而更激烈。名牌大学。不管其专业的冷热和师资强弱,均是众多考生互相竞技的首选目标。据京华时报报道,2008年全国共有214450名考生报考北京硕士研究生。而“北、清、人、师”4所高校报名人数超过万人。其中北大报考人数最多。这四所高校的合计报考人数占报考北京硕士研究生人数的近三成。这说明许多考生已在对一些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夸大推销有所警惕的同时
4、,又对名校研究生教育回报的预期寄予厚望。随着考研热潮的逐渐消退,理性的回归让今年的考研竞争更加激烈。二、考研现象的社会学特性(一)功利性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一书曾这样谈到,社会地位有两种类型。包括自致地位和先赋地位。自致地位(achievedstatus)指的是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地位。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的职业,从企业管理人员、医生到教师、擦鞋匠、垃圾工,甚至到今天的“考研”,试图通过这种专门考试和特种训练来获得自己的“社会位置”,都是自致地位。绝大多数的身份或地位的比较和划分主
5、要考虑到个人的受教育水平、职业、报酬、收入、社会声望等方面。当今很多人在选择工作单位或面临就职岗位时,把经济收入放到优先考虑的行列,学历和个人的收入相一致。考研就是个人获得自致地位的重要阶梯,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一下自己的环境或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满足自己的现实利益,提高社会经济地位;或为了以后在职称的评定、考核和干部的提拔中,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考研、学位、选择继续深造也就成为一些人孜孜以求来实现自我价值和谋求生存发展的晋升台阶。(--)象征性戴维·波普诺认为,对一个人的身份或地位做出正确判断,除了
6、用于划分地位等级的等级序列以外,还必须是一些可广泛理解的符号即地位符号,它们象征着一个陌生人的地位水平。因此,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个正式的教育过程(包括了经验方面的理性训练)收稿日期:2008—06—02作者简介:钱桦(1981一),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万方数据172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以及与生俱来的声望,或职业的威望都是象征的地位符号。由此看来,大多数人通过考研转变生活方式、提升学历水平,带来较高的声望和较为丰厚的薪水来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来显示或象征着自己
7、的地位等级符号,因此,当我们从四面八方听到“考研”的呼声时,隐藏在背后的理由,大多并不是人们萌发的“求知欲”。而是试图控制对优势地位的供给,为自己帖上具有象征优势地位的符号和标签。(三)科层性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Web曾经指出,科层统治结构很自然地促成了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它强有力地促进了一个“理性的事实观”和专业人士/专家这样一种人格类型的形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即科层进程对教育所造成的影响。在韦伯看来,这一切又是现代科层制度所不可缺的。特种考试意味着通过一种特殊考试机制将从所有社会阶层中“选拔”合格的人才
8、。法国、英国、美国的科层机构曾在很长一段时期依赖这一考试机制。完整的科层化进程直接推动了一个理性的、专门化的和专业性的考试体系的生成。(韦伯)中国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就是秉承着“学而优则仕”而创设的、官职与教育等级相对应的教育制度,中国的文官体系正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