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的护理.ppt

创伤患者的护理.ppt

ID:60994598

大小:3.54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1-01-18

创伤患者的护理.ppt_第1页
创伤患者的护理.ppt_第2页
创伤患者的护理.ppt_第3页
创伤患者的护理.ppt_第4页
创伤患者的护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伤患者的护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伤患者的护理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外科教研室教学大纲1、掌握创伤的诊断、急救、处理原则。2、掌握各种开放性损伤的伤口处理原则和清创方法。3、熟悉创伤的修复及临床表现。4、了解创伤病因、分类、病生。一、概念及分类1、损伤----创伤 各种致伤因素作用机体损伤物理性因素物理性损伤化学性因素化学性损伤生物性因素生物性损伤机械性因素机械性损伤概念及分类2.定义:创伤(trauma)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3、分类创伤分类按致伤因素分:烧伤、冻伤、挤压伤、锐器伤、火器伤、冲击伤等。按部位分:有颅脑伤、颌面伤、颈部伤

2、、胸部伤、腹部伤、骨盆脊柱和四肢伤等。按皮肤是否完整分:闭合性(挫伤、扭伤、挤压伤、爆震伤)、开放性(擦伤、刺伤、切割伤、裂伤、撕脱伤、火器伤)。按伤情轻重分:分轻、中、重伤。二、创伤后的病理变化病理:创伤直接造成组织损害,如结构破坏、出血、细胞失活等,机体迅速产生各种局部和全身性防御性反应,目的是维持机体自身内环境的稳定创伤后的病理变化局部反应:局部变化主要表现为局部炎症反应。 创伤性炎症:受伤组织细胞受损引起周围炎症、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进入,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创伤性炎症反应是非

3、特异性的防御反应,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杀灭细菌和组织修复。创伤后的病理变化全身反应:全身性变化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物质能量代谢,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主要器官功能变化。创伤后的病理变化神经内分泌系统:应激反应时它起着调节各组织器官功能与物质代谢间相互关系的主导作用.许多激素分泌增加,动员机体的代偿能力,对抗损害。代谢变化:伤后能量消耗增加,分解加速,有利于修复,但使体重下降,肌无力,不利于机体。因此,需要营养支持。免疫系统变化: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发生。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组织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再生增殖、充填、连接或替代

4、损伤后缺损的组织。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局部炎症反应阶段,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组织塑形阶段。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修复过程:炎症期增生期塑形期发生的时间:3D3W3M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创伤愈合类型A.一期愈合或原发愈合,修复以原来细胞为主,愈合后功能好。B.二期愈合或疤痕愈合,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愈合后功能受影响。临床表现局部表现:疼痛(活动加剧,制动减轻,2—3天缓解)。局部肿胀和瘀斑:防止肢体坏死功能障碍:特殊如窒息伤口出血:开放伤口特有征象按伤口清洁程度分:1、清洁伤口2、可能污染伤口3、污染

5、伤口临床表现全身表现:发热、生命体征改变、并发症创伤的并发症感染:最常见休克:最严重脂肪栓塞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四.创伤的治疗创伤的治疗必须十分重视,特别是早期急救处理,应从现场急救开始。四.创伤的治疗急救:治疗创伤首要的是抢救生命,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后再进行后续处理.较重或重症创伤应从现场着手急救,常用的急救技术主要有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后送。四.创伤的治疗复苏:心肺脑复苏.通气:维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必须及时止血.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关节和敷料并止痛.固定:搬运:四.创伤的治疗进一步救

6、治a.判断伤情分为三类:1第一类:致命性创伤.2第二类:生命体征尚属平稳的伤员.3第三类:潜在性创伤,性质尚未明确。b.呼吸支持维持呼吸道通畅.。四.创伤的治疗c.循环支持主要是积极抗休克监测循环,及时输液、输血、止血,防止休克发生,若发生了争取缩短休克过程。d.镇静止痛。e.防治感染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抗菌药物,开放性损伤需用TAT,抗菌药在伤后2—6小时内使用可起预防作用。f.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因为分解代谢加速导致体质消耗,不利于修复,因此要给予营养支持。四.创伤的治疗急救程序遵循一定的程序,可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漏诊。

7、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分为5个步骤:把握生命体征,评估伤情。对生命体征的重要改变迅速作出反应。重点询问受伤史,仔细体格检查。安排必要的辅助检查,实施必要的诊断性穿刺。进行确定性治疗。开放性创伤的处理非手术疗法:擦伤、浅刺伤、小割伤。手术处理:除上述的均需手术处理,目的是为了修复断裂的组织。开放性创伤开放性创伤换药的原则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先清洁、后污染、再感染的原则换药次数根据伤口具体情况而定换药操作方法揭除伤口敷料处理创面覆盖无菌敷料并固定换药后用物整理换药的基本步骤换药前准备:换药环境和时间患者准备换药人员准备常规用药准备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