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二)(山丘、洼地、陡崖、坡度).ppt

等高线地形图(二)(山丘、洼地、陡崖、坡度).ppt

ID:60983406

大小:1.27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1-01-17

等高线地形图(二)(山丘、洼地、陡崖、坡度).ppt_第1页
等高线地形图(二)(山丘、洼地、陡崖、坡度).ppt_第2页
等高线地形图(二)(山丘、洼地、陡崖、坡度).ppt_第3页
等高线地形图(二)(山丘、洼地、陡崖、坡度).ppt_第4页
等高线地形图(二)(山丘、洼地、陡崖、坡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二)(山丘、洼地、陡崖、坡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位: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地形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陡崖鞍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___②___③___④___⑤___⑥___(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km。盆地陡崖山谷山脊山顶鞍部114.6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较高高,超过500米较低,一般(相对高度)不高于500米200米-500米低0米-20

2、0米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平和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广阔等高线形状与五大基本地形的关系C4、地势高低判读②计算相对高度:500米900m<R﹣Q<1100m例题3:(1)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2)RQ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3)BQ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600m<B﹣Q<700m.规律1:求任意两地的相对高度HA-HB:十字相减法注意:两不等式的不等号必须同向才能相减。规律2:求任意两地的相对高度:(n-1)d<HA-HB

3、<(n+1)d(n—两点间相隔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A300m<M<400m500m<N<600m2、M、N两点处的等高线数值范围各是多少?规律: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内部数值为“大的更大,小的更小”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1)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①200b,读图回答:(2)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4、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②④C(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为()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A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题。(1)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A.200米B.239米C.250米D.300米一般规律:若地形图中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一条为h,数值最小的一条为P,等高距为d,则陡崖最

5、高点(崖顶)海拔范围为h≤H最高

6、_____300米≤H底<350米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1.图10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10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00250B.100350C.500250D.500350AC3、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A.风沙B.洪涝C.滑坡D.寒潮C图中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下面问题:C1、R、Q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800米B.900米C.1000米D.1100米C图中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7、。回答下面问题:2、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M、NB.M、PC.M、QD.P、QA图中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下面问题:以下四幅图均代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影响因素: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同图比较: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线密→坡度大等高线疏→坡度小比例尺、等高线疏

8、密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异图比较:(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③判读坡度陡缓:以下四幅图均代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