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931241
大小:147.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03
《湘教版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中国的地形课堂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课标要求核心素养课程资源学习目标核心内容学情分析第1课巧手塑中国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家乡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大揭秘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通过动手制作及观察中国自然环境模型,对中国主要山脉、地形区、河流的分布、特征有较形象的认识——即对中国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有了初步认知,提升区域认知能力。综合
2、思维:结合中国自然环境模型,分析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地理实践力:用太空泥制作中国自然环境模型模型,有助于提升行动意识和能力,增强地理实践力,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激情与兴趣,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现象。1.整合了美术学科的色调搭配、调和、手工制作(太空泥模型)。2.把需要掌握的知识融入到中国自然环境模型的制作、评比、观察当中,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观念和地理实践能力。3.评价始终贯穿于模型的制作、分享、评比的过程中,为课堂效果保驾护航。1.结合教材,研读整合文本,用自己的话说出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2.制作中国自然环境模型,
3、并结合模型探究出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图。3.从家乡的地形、气候、河流中任选一项分享交流其特征及成因。重点: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的主要特征及相互关系。难点:中国主要山脉、地形区、河流的名称、分布、特征的记忆。关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已经接触,分别学习了大洲、地区、国家。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较熟悉,研究其地理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学期对于中国的研究总体思路和七年级下册学习世界地理的思路相同,只不过研究的更加详细。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第二单元也就是我们
4、本节课开始学习的,研究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中国的地形特征:山脉纵横交织、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地形特征又作用于气候和河流,对于学生来说记忆中国主要山脉、地形区、河流的名称、分布、特征是个难点,数量多,容易混淆,而且比较枯燥。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喜欢动手制作,所以决定让学生用太空泥制作中国自然环境模型,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比较感兴趣,动脑、动口、动手、全员参与、全程投入。而且通过中国自然环境模型的制作学生对中国地形的立体图印象会特别深刻,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主要山脉、地形区、河流的名称、分布、特征及中国地形、地势特征
5、的记忆。第1页学习任务情境设计家乡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大揭秘271集团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教育创新的理念,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各学校要举行“中国自然环境模型设计大赛”,在设计模型的过程中要明确中国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导学生活动【情境体验】同学们进入情境:我国自然环境多姿多彩,气象万千。你知道哪里分布着高峻的山脉和雄浑的高原吗?你听说过“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吗?你去过如茵的草原和苍茫的大漠吗?让我们来亲自动手制作一幅中国自然环境模型吧!评价评价一:学习目标1.明确学习目标2.明
6、确学习目标及模型设计指导教师活动【课前准备】1.本组地理老师和美术组老师一起会商课堂事宜。2.计算并购买所有班级制作模型需要的材料:太空泥的颜色、每种颜色所需袋数、需要KT板的大小、剪刀数目、B4纸数目。3.用尺子和小刀将KT板分割成B4纸大小。4.各班所需的材料提前由学科班长领回并保存。5.提前培训好小组长关于课堂流程、注意事项、及督促好组员预习课本。入认真听老师解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1.及核心重点。解同学们认真倾听和记录模型制作指导。2.读学习目标3.明确学习目标及模型设计指导,并能以此指导自己进行模型设计的行为【情境体验】
7、播放祖国大好河山的视频。1.结合教材,研读整合文本,用自己的话说出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2.制作中国自然环境模型,并结合模型探究出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图。3.从家乡的地形、气候、河流中任选一项分享交流其特征及成因。【设计意图】播放祖国大好河山的视频,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喜欢上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第2页【中国自然环境模型制作指导】【巧手塑中国】选拔赛:制作完模型后,在“找茬”活动中完善模型,每班投票选出三幅最佳作品。淘汰赛:(1)在国际部一楼空教室展示48幅作品。(2)发动所有同学利用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到作品展示教室选出自
8、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在该作品附加的B4纸上签下自己名字、班级(不投自己班)。(3)统计参赛作品的签名数量,选出得票最多的12幅作品。总决赛:每班派出一名代表,对12幅作品打分,选出前三名作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