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和高校学生管理

心理契约和高校学生管理

ID:6083064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2

心理契约和高校学生管理_第1页
心理契约和高校学生管理_第2页
心理契约和高校学生管理_第3页
心理契约和高校学生管理_第4页
心理契约和高校学生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契约和高校学生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理契约和高校学生管理  【摘要】心理契约是一种非正式的,非书面形式的,真实存在的隐性契约关系,具有主观性、内隐性、动态性等特点,在组织管理中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契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可以与规章制度形成互补,从心理和制度两个层面关注学生的期望;有助于维护学校与学生管理的良性互动,增强学校凝聚力和感召力;丰富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体验,使学生从被动管理变成主动管理;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引入可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与高校管理目标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心理契约;学生管理;高校学生管理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学生规模达到了世界第一。规模庞大的高校学生为高校学生管理

2、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为了使高校学生管理能有序进行,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对高校学生的管理进行规范,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这样的管理模式是“书面契约”式的管理模式。8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书面契约”通过各种条款规定了学生行为和学生的权利义务。但是有研究者指出,“书面契约”上的条款难以涵盖学生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出现管理过程中的诸多管理问题的空白。书面契约以一种外显的契约形式存在,强调外在约束来达到管理目的,但这种传统的书面契约在学生管理之中存在局限。于是,高校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一种非书面化的隐性契约——心理契约的作用受到关注

3、,并被运用到高校的学生管理中来。一、心理契约的概念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Contract)本来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1960)在20世纪60年首次引入到管理学中,他用心理契约这个概念来描述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关系。Levinson(1962)等人在Argyris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契约的定义,认为“心理契约是组织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和”。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成员与组织的心理纽带,用来描述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和互动状态,代表一种非正式的,非书面形式的,真实存在的隐性契约关系。李林(2011)对高校

4、学生管理中的师生心理契约的概念做了更加详细的界定,他认为师生心理契约是师生间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暗示,在双方相互感知并认可各自期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关于隐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二、高校学生心理契约的特点和内容(一)高校学生心理契约的特点8高校学生心理契约具有心理契约的一般特点,即主观性、内隐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同时又因为高校师生的特殊性而具有自身的特征。例如:(1)非经济性,高校师生之间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体现着一种互惠互利的非经济性特点;(2)周期性,高校师生的入学和毕业循环往复,因而高校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表现出明显的

5、周期性特点;(3)延绵性,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不因学习周期结束而终止,因此师生心理契约具有延绵性的特点。(二)高校学生心理契约的内容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契约的内容,组织行为和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研究,对此有比较清晰的界定。GersteinMarcsaul(1971)教授研究了麻省理工学院师生之间心理契约的具体内容,认为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包括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两个因素:个体因素指学生的期望,组织因素则包括生活方式和群体成员环境、学术环境、教授的期望、学院社区规范。张丽萍等根据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契约进行了研究指出,心理契约的内容包括如

6、下内容:学生与家长对学校的心理期望;学生与学校对后勤服务公司的心理期望;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期望;后勤服务公司对学生的心理期望。8肖云(2007)提出学生对学校责任的认知包括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两个维度。现实责任是指学校在保证学生当前学习生活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发展责任则指学校担负的使学生能够面向未来学习和生活的责任和义务,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教育功能,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生对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同样包括两个维度,即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现实责任指学生在保证维持学校当前正常教学秩序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发展责任则指学生担负为学校未来持续发展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7、。李林(2011)认为师生心理契约包含了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期望系统(包括对自己的期望和对对方的期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师在工作中应付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师生各自对对方和对自己的期望和意向等。三、高校学生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目前在高校中,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但是这些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难以真正地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出发,考虑到学生内在的需求。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也存在一种单向管理、缺少反馈的现象,管理主体很少主动去获取学生对管理的期望和需求,以及学

8、生是否满意当前管理等信息。这些问题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